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子宫癌和宫颈癌是两种不同的妇科恶性肿瘤,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病因及症状表现。子宫癌通常指子宫内膜癌,发生在子宫体部内膜层;宫颈癌则发生于子宫颈部位,多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
子宫内膜癌起源于子宫体部内膜层,属于宫体恶性肿瘤。宫颈癌则发生在子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通过妇科检查可直接观察到病变。两种癌症的解剖位置差异决定了其筛查方式和治疗策略的不同。
子宫内膜癌主要与雌激素水平异常、肥胖、糖尿病等代谢因素相关。宫颈癌约90%病例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导致,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多性伴侣、免疫抑制等。病因差异使得宫颈癌可通过HPV疫苗接种进行一级预防。
子宫内膜癌早期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或月经紊乱,晚期可能出现下腹痛。宫颈癌早期常无症状,进展后可出现接触性出血、异常阴道排液,晚期可能引发输尿管梗阻导致肾积水。
宫颈癌筛查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测,技术成熟且普及率高。子宫内膜癌缺乏有效筛查手段,主要依靠超声监测内膜厚度,确诊需通过诊断性刮宫获取病理结果。
早期子宫内膜癌以全子宫切除为主,晚期需配合放化疗。宫颈癌治疗根据分期选择锥切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或同步放化疗。两种癌症的靶向药物选择也存在显著差异。
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宫颈癌。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诊断。保持健康体重、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降低子宫内膜癌风险,戒烟和安全性行为可减少宫颈癌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