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宫寒的区别

7934次浏览

冷启刚 主任医师

冷启刚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宫寒是两种不同的妇科问题,前者属于病理性疾病,后者多为中医概念的功能性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外的异常状态,而宫寒通常指中医认为的胞宫虚寒状态。

一、病因差异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与经血逆流、免疫异常、遗传等因素有关,病理表现为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引发炎症粘连。宫寒在中医理论中多因阳气不足、寒邪侵袭或饮食生冷导致,属于气血运行不畅的功能性失调。

二、症状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进行性痛经、性交痛、不孕及盆腔包块,严重者可出现直肠膀胱压迫症状。宫寒主要表现为小腹冷痛、月经色暗有血块、畏寒肢冷等虚寒症状,通常无器质性病变。

三、诊断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需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或腹腔镜确诊,CA125可能升高。宫寒诊断主要依靠中医望闻问切,舌脉多表现为舌淡苔白、脉沉迟,现代医学检查一般无异常。

四、治疗原则

子宫内膜异位症需药物抑制雌激素或手术治疗,常用孕激素类药物如地诺孕素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注射液。宫寒以温经散寒为主,可采用艾灸、当归生姜羊肉汤等中医调理。

五、疾病转归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进展为盆腔粘连、卵巢囊肿甚至影响生育,需长期管理。宫寒通过调理多可改善,但易受环境饮食影响反复发作,少数可能发展为器质性疾病。

建议有相关症状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需规范治疗防止并发症,宫寒人群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生冷饮食。两者均可配合适量运动如八段锦、瑜伽等促进气血循环,但具体干预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