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出血和脑血栓可通过发病机制、症状特点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区分。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实质内出血,脑血栓是脑血管堵塞引起的脑组织缺血坏死。两者在起病速度、头痛程度、意识障碍等方面存在差异,确诊需依赖头部CT或MRI检查。
脑出血通常起病急骤,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时突然发生,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迅速进展的肢体瘫痪和意识障碍。症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可能伴有血压显著升高和脑膜刺激征。脑血栓起病相对缓慢,症状呈阶梯式进展,常见于安静状态或睡眠中发病,头痛程度较轻,多表现为单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意识障碍较少见且程度较轻。
脑出血患者常见瞳孔不等大、眼球凝视麻痹等颅高压表现,可能出现抽搐发作。脑血栓患者较少出现这些体征,但可能伴有心房颤动等心脏病史。从危险因素看,脑出血多见于高血压控制不佳的中老年人,脑血栓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患者。头部CT检查可明确鉴别,脑出血表现为高密度影,脑血栓早期CT可能正常,24小时后可见低密度梗死灶。
保持规律作息、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有助于预防脑血管疾病。出现突发头痛、肢体麻木或言语障碍时,应立即平卧休息并呼叫急救,避免自行服药或剧烈活动。脑血管疾病治疗时间窗关键,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脑出血可能需要手术清除血肿,脑血栓需在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