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腕关节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手指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通常由正中神经受压引起。临床表现主要有手指麻木、夜间疼痛加重、握力下降、肌肉萎缩、Tinel征阳性等。
正中神经受压时,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桡侧半出现麻木感,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麻木感在手腕屈曲或夜间睡眠时可能加重,甩手或改变姿势后可暂时缓解。长期神经压迫可能导致感觉减退,影响精细动作完成。
患者常因夜间手指刺痛或灼痛惊醒,需通过甩手或改变手腕位置缓解。这种夜间痛与睡眠时手腕自然屈曲姿势相关,可能伴随晨起时手指僵硬感。疼痛可向手掌或前臂放射,严重时影响睡眠质量。
由于正中神经支配的大鱼际肌群受累,患者可能出现拇指对掌无力、握持物品困难等症状。典型表现为拿不稳杯子、拧不开瓶盖等日常动作障碍,长期未治疗可导致肌肉进行性萎缩。
病程超过数月的患者可能出现大鱼际肌群萎缩,表现为拇指根部肌肉变薄、凹陷。肌肉萎缩多提示神经损伤程度较重,可能伴随永久性功能损害,需通过肌电图检查评估神经损伤程度。
叩击腕管部位时,患者出现触电样麻痛感向手指放射即为阳性体征。该检查是诊断腕管综合征的重要物理检查方法,阳性结果提示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存在卡压,需结合神经传导检查明确诊断。
腕关节综合征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保持手腕屈曲姿势,使用键盘时可搭配腕垫支撑。建议进行手腕伸展训练,如双手合十向上推举动作,每天重复进行10-15次。夜间睡眠时可佩戴腕关节支具保持中立位,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出现肌肉萎缩,需及时就诊进行肌电图检查。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菠菜,有助于神经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