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孩子生长缓慢可能由遗传因素、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内分泌异常、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生长缓慢主要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低于同龄儿童标准,需结合生长曲线图评估。
父母身高较矮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潜力,这类生理性生长缓慢通常伴随骨龄与实际年龄相符。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孩子生长速度,保证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若年生长速度低于4厘米或偏离遗传靶身高范围,需排查病理性因素。
长期蛋白质、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摄入不足会导致生长迟滞,常见于挑食、辅食添加不当的儿童。家长需提供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奶,搭配西蓝花等深色蔬菜。严重营养不良可能需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维生素AD滴剂等营养补充剂。
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病等消耗性疾病会阻碍生长发育,这类患儿多伴有面色苍白、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肾病综合征患儿可能需醋酸泼尼松片联合环磷酰胺片控制病情,同时配合高热量饮食。
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年生长速度常不足5厘米,骨龄明显落后,可通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为智力发育迟滞、四肢短小,需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确诊需进行激素激发试验和影像学检查。
长期遭受虐待、家庭关系紧张等应激状态会导致心理性矮小,表现为生长停滞但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家长需改善养育环境,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此类患儿脱离不良环境后,生长速度多能恢复正常。
家长应每3个月测量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绘制生长曲线图。保证每日摄入500毫升奶制品、1个鸡蛋及适量瘦肉,每天进行30分钟跳绳等纵向运动。若身高持续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儿童第3百分位或年增长不足4厘米,建议尽早就诊儿科内分泌科,进行骨龄片、激素水平等系统评估。避免盲目使用增高保健品,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