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婴儿脑瘫通常无法通过孕检直接确诊,但部分产前检查可帮助识别高危因素。脑瘫的诊断需结合出生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孕检主要筛查胎儿结构异常或遗传性疾病。
超声检查是孕期常规筛查手段,可发现胎儿脑部结构异常如脑室增宽、小头畸形等潜在风险因素,但无法直接判断脑瘫。核磁共振对胎儿脑部细微结构显示更清晰,若发现脑白质损伤、脑出血等异常,可能提示神经系统发育问题。血清学筛查如唐氏综合征检测可排除部分遗传性疾病导致的脑瘫风险。羊水穿刺等侵入性检查能诊断染色体异常或宫内感染,这些因素可能与脑瘫相关。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母体疾病监测也有助于评估胎儿脑缺氧风险。
脑瘫的确诊需在婴儿出生后观察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等表现,结合头颅CT或核磁共振显示脑损伤证据。部分病例与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等围产期并发症相关,这些因素可通过孕期监护部分预测。极少数遗传代谢性疾病导致的脑瘫,如苯丙酮尿症,可通过新生儿足跟血筛查发现。
建议孕妇规范进行产前检查,尤其存在妊娠高危因素时需加强胎儿监护。出生后定期评估婴儿运动里程碑,发现异常及时转诊儿科神经专科。孕期保持均衡营养、避免感染和有害物质接触,有助于降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