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晚上睡觉头晕可通过调整睡姿、改善睡眠环境、控制饮食、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晚上睡觉头晕通常由体位性低血压、耳石症、贫血、颈椎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平躺时适当抬高床头或使用低枕,避免头部过度后仰。改变体位时动作需缓慢,减少因体位性低血压引发的头晕。睡眠中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间隔翻身缓解颈部压力。
保持卧室温度适宜,通风良好但避免直接吹风。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光线刺激,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睡前1小时调暗灯光,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建立规律的睡眠节律。
晚餐避免高盐高脂食物,控制进食量至七分饱。睡前3小时禁食,可少量饮用温牛奶。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适当补充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
耳石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内耳循环,贫血者需补充多糖铁复合物胶囊,颈椎病引发头晕可短期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气血不足者可选用归脾丸健脾养血,肝阳上亢型头晕适用天麻钩藤颗粒平肝潜阳。配合百会穴、风池穴按摩,每日早晚各按压1分钟。艾灸足三里穴也有助于改善气血运行。
持续性睡觉头晕建议监测血压变化,记录头晕发作时间与伴随症状。避免突然起床或剧烈转头,起床前可先在床边坐立片刻。长期未缓解需进行前庭功能检查、颈椎MRI等排查器质性疾病。日常可练习八段锦改善颈部血液循环,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促进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