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头晕脑胀目眩可能与低血压、贫血、耳石症、颈椎病、脑供血不足等因素有关。头晕脑胀目眩通常由体位变化、营养不良、内耳平衡失调、椎动脉受压、脑血管痉挛等原因引起,可能伴随恶心、耳鸣、视物旋转、颈部僵硬、头痛等症状。
低血压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目眩,常见于快速起身或长时间站立时。低血压可能与脱水、心脏功能异常、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眼前发黑、乏力、心悸等症状。治疗需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增加水和盐分摄入,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屈昔多巴胶囊等药物调节血压。
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脑组织缺氧会出现头晕脑胀症状。贫血可能与铁元素缺乏、慢性失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有关,常伴随面色苍白、气短、指甲脆裂等症状。建议多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剂。
耳石症因内耳平衡感受器异常引发眩晕,头部位置变动时症状加剧。该病可能与头部外伤、老化、内耳炎症有关,典型表现为短暂性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平衡障碍。可通过耳石复位手法治疗,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改善微循环。
颈椎病变压迫椎动脉会导致后循环缺血,引起头晕目眩。长期低头、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是常见诱因,多伴有颈肩酸痛、手臂麻木、转头受限等症状。需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通过颈椎牵引、热敷缓解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颈复康颗粒、洛索洛芬钠贴剂控制炎症。
脑血管痉挛或狭窄造成脑血流减少时,会出现持续性头晕脑胀。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是主要危险因素,可能合并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肢体无力等表现。应控制基础疾病,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等改善脑循环药物。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核桃、深海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避免突然转头或快速起立,眩晕发作时应立即坐下防止跌倒。若症状频繁发作或伴随剧烈头痛、言语障碍等表现,须及时进行头颅CT或经颅多普勒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