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婴儿呼吸道感染是否需要打针需根据感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多数轻症可通过口服药物缓解,重症或细菌感染可能需注射治疗。呼吸道感染可能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通常具有自限性,以对症支持为主。患儿出现低热、流清涕、轻微咳嗽时,可采取物理降温、保持空气湿润、少量多次喂水等措施。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临床常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改善鼻塞。细菌性感染如确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或肺炎,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疗程通常持续5-7天。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顽固性咳嗽可能需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静脉给药。
新生儿及3个月以下婴儿出现呼吸道症状需特别警惕。该年龄段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进展迅速,当出现拒奶、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皮肤发绀等表现时,提示可能发生重症肺炎或败血症,须立即住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早产儿或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即使症状轻微也建议住院观察。部分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与免疫缺陷有关,需进行免疫功能筛查。
家长应保持室内湿度在60%左右,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物。哺乳期母亲可增加维生素C摄入,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婴儿抵抗力。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与进食量,若持续高热不退、出现呼吸急促或嗜睡,须及时复诊。恢复期可适当补充乳铁蛋白粉剂,但所有营养补充剂使用前应咨询儿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