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5.99万次浏览

郝盼盼 主任医师

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儿童高血压可能由遗传因素、肥胖、肾脏疾病、心血管异常、内分泌疾病等原因引起。儿童高血压通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儿童患病概率较高,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类儿童需定期监测血压,家长应注意控制其饮食中盐分摄入,避免高脂高糖食物,鼓励适量运动。

2、肥胖

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儿童更容易出现高血压,肥胖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和血管阻力上升。家长需帮助儿童制定科学减重计划,减少油炸食品和含糖饮料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比例。

3、肾脏疾病

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等肾脏病变可能引发继发性高血压,常伴随水肿、尿量改变。需通过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确诊,医生可能开具缬沙坦分散片或氨氯地平片等药物控制血压。

4、心血管异常

主动脉缩窄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会直接导致血压升高,可能伴有下肢无力、脉搏减弱。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严重者需手术矫正,术后需长期随访血压变化。

5、内分泌疾病

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会引起血压异常波动,可能有多汗、心悸等表现。确诊需激素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医生可能使用酚妥拉明注射液或甲巯咪唑片进行针对性治疗。

家长应定期为儿童测量血压并记录数据,培养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保证每日适量运动如游泳或慢跑,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保证充足睡眠。若发现血压持续偏高或伴随头痛呕吐等症状,须及时就医排查病因,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日常可增加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食物摄入,帮助维持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