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膀胱炎患者可通过多饮水、避免憋尿、注意会阴清洁、遵医嘱用药、调整饮食等方式治疗。膀胱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性生活不洁、长期使用导尿管等原因引起。
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细菌排出。避免饮用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可选择温开水或淡竹叶茶等利尿饮品。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减少细菌滞留。
憋尿会导致尿液浓缩并增加细菌繁殖概率,建议每2-3小时排尿一次。夜间可适当减少饮水量以避免频繁起夜,但白天仍需保持充足摄入。久坐人群应定时起身活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
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女性应从前向后擦拭。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洗液,可选择pH值接近皮肤的弱酸性清洁产品。穿着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月经期需更频繁更换卫生用品。
细菌性膀胱炎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伴有尿痛时可配合服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中成药如三金片、热淋清颗粒等也有辅助治疗效果。
增加蔓越莓、蓝莓等富含原花青素的水果,抑制细菌黏附膀胱壁。适量食用冬瓜、黄瓜等利尿蔬菜,避免辣椒、芥末等辛辣食物。乳制品选择低脂牛奶或酸奶,补充优质蛋白但不增加代谢负担。
膀胱炎恢复期应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摩擦会阴。每日可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15分钟缓解痉挛疼痛,但温度不宜超过50℃。若出现发热、血尿或腰痛需立即就医,警惕肾盂肾炎等并发症。长期反复发作患者建议完善尿动力学检查,排除神经源性膀胱等器质性疾病。日常可记录排尿日记,监测尿量、颜色及不适症状变化,复诊时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