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胆囊炎和胃炎是两种不同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病因及典型症状。胆囊炎是胆囊的炎症,通常由胃黏膜损伤引发。
胆囊炎多因胆囊结石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淤积引发感染,常见症状为右上腹剧烈疼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可能伴随发热、恶心呕吐及黄疸。急性发作时疼痛呈阵发性绞痛,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胃炎则集中于上腹部隐痛或灼烧感,与饮食不规律、酒精刺激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常伴反酸、嗳气、食欲减退,严重时出现呕血或黑便。胆囊炎可能诱发胆囊穿孔或胰腺炎等并发症,胃炎长期未控制可能进展为胃溃疡甚至胃癌。
胆囊炎诊断依赖超声或CT显示胆囊壁增厚、结石影,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及胆红素升高。胃炎主要通过胃镜观察黏膜充血糜烂程度,配合幽门螺杆菌检测。治疗上胆囊炎急性期需禁食、静脉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抗感染无效时需手术切除胆囊。胃炎以抑酸药奥美拉唑肠溶片、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咀嚼片为主,根除幽门螺杆菌需阿莫西林胶囊联合克拉霉素片。
日常预防胆囊炎需低脂饮食避免结石形成,规律进食并控制体重。胃炎患者应戒烟酒、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注意餐具消毒防止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两类疾病均需定期复查,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呕血、高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建议胆囊炎术后患者逐步恢复饮食并从流质开始过渡,胃炎患者可适量食用山药、南瓜等保护胃黏膜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