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区别在于病理类型、生长速度、转移倾向及治疗方案。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早期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鳞癌等亚型,生长相对缓慢,治疗手段更多样。
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15%,癌细胞体积小且呈燕麦样排列,生长迅速,确诊时多已发生远处转移,常见于长期吸烟者。对化疗和放疗敏感,但易复发,靶向药物选择有限。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85%,包含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等亚型,肿瘤生长较慢,局部浸润为主。早期可手术切除,中晚期可采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如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片、ALK抑制剂克唑替尼胶囊等。两者在基因突变谱上差异显著,小细胞肺癌多见TP53和RB1基因缺失,非小细胞肺癌则常见EGFR、ALK等驱动基因突变。
从症状看,小细胞肺癌更早出现副肿瘤综合征,如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非小细胞肺癌则以咳嗽、咯血等局部症状为主。影像学上,小细胞肺癌多为中央型肿块伴纵隔淋巴结肿大,非小细胞肺癌可为周围型结节或中央型肿块。预后方面,小细胞肺癌5年生存率不足7%,局限期患者通过放化疗可延长至15-20%;非小细胞肺癌Ⅰ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60-80%。
对于肺癌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戒烟可降低小细胞肺癌发病率达90%。确诊后需根据病理类型制定个体化方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进行基因检测指导靶向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应重视预防性脑照射。日常需加强营养支持,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D。术后患者可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法,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气胸。若出现骨痛、头痛等转移症状需及时复查PET-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