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儿童鼻炎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儿童鼻炎通常由过敏原刺激、病毒感染、遗传因素、鼻腔结构异常、免疫系统紊乱等原因引起。
使用等渗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能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适用于轻度过敏性鼻炎或感冒引发的鼻黏膜水肿。操作时需使用专用洗鼻器,水温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每日可重复进行1-2次。该方法无药物依赖性,但需注意冲洗力度避免损伤鼻黏膜。
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缓解打喷嚏和清水样鼻涕症状。这类药物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效果显著,可能出现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无镇静作用的剂型,避免长期连续使用超过2周。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局部激素可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适用于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通常需要连续使用1-2周起效,用药后需清洁鼻腔防止真菌感染。家长应注意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情况,6岁以下患儿须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对于尘螨等明确过敏原导致的顽固性鼻炎,可考虑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脱敏治疗。该疗法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暴露量诱导免疫耐受,疗程通常持续3-5年。治疗期间需配备肾上腺素笔应急,避免在急性感染期或哮喘发作期进行。
经鼻内镜下行下鼻甲成形术或筛前神经切断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手术可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但存在出血、粘连等风险。术后需定期换药清理痂皮,配合鼻腔冲洗促进黏膜修复,复发概率与术后护理密切相关。
家长应保持儿童卧室湿度在50%-60%,每周清洗床单被套并用60摄氏度以上水温杀灭螨虫,避免使用毛绒玩具和地毯。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控制冷饮及辛辣刺激食品摄入。鼓励儿童进行游泳等增强呼吸功能的运动,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和花粉刺激,建立症状日记记录发作诱因,每3-6个月复查鼻内镜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