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和皮炎的区别是什么

3.55万次浏览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湿疹和皮炎是两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性疾病,湿疹通常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形性皮损伴剧烈瘙痒,皮炎则泛指各类皮肤炎症反应,包括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等。两者在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上存在差异。

湿疹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缺陷等因素相关,典型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渗出及苔藓化等多阶段皮损共存,易反复发作。特应性皮炎是湿疹的常见亚型,好发于婴幼儿面颊及四肢屈侧。皮炎则更强调外部刺激或过敏原触发的急性炎症反应,如接触性皮炎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局部红肿、水疱,去除诱因后多可缓解。脂溢性皮炎则与马拉色菌感染、皮脂分泌异常有关,常见于头皮、面部T区。

从病理机制看,湿疹以Th2型免疫反应为主导,伴随丝聚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皮肤屏障破坏;而接触性皮炎多为IV型超敏反应,光敏性皮炎则与紫外线诱导的光毒性反应相关。治疗上,湿疹需长期保湿修复屏障,中重度患者需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或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皮炎急性期以抗炎止痒为主,接触性皮炎需避免再次接触致敏原。

日常护理中,湿疹患者应避免过度清洁,选择无香料保湿剂如凡士林,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皮炎患者需识别并回避过敏原,如镍合金首饰、染发剂等。两者均需注意调节室内湿度,避免精神紧张诱发瘙痒。若皮损持续加重或继发感染,应及时就医进行斑贴试验、皮肤镜等检查,必要时采用紫外线疗法或免疫调节治疗。饮食上建议记录食物日记,部分湿疹患者需限制高组胺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