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3.69万次浏览

刘爱华 主任医师

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通过补益气血、健脾补肾、活血化瘀等方法,结合个体辨证施治。常用方式包括中药汤剂、针灸、艾灸及饮食调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中医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与脾肾亏虚、气血不足密切相关,治疗需分型论治。气血两虚型以八珍汤为基础方,加入黄芪、当归等补气生血药物。脾肾阳虚型选用右归丸加减,配合鹿角胶、淫羊藿温补脾肾。肾阴虚型常用左归丸合二至丸,辅以龟板胶、熟地黄滋阴填髓。瘀血内阻型需活血化瘀,选用桃红四物汤加三七粉、丹参。针灸选取足三里、关元、肾俞等穴位,通过艾灸激发阳气。中药治疗周期较长,需持续用药3-6个月观察疗效,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调整方剂。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医治疗期间需配合优质蛋白饮食,适量食用红枣、枸杞、山药等药食同源食材。避免生冷油腻食物,注意防寒保暖,保证充足睡眠。可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促进气血运行,但需避免剧烈活动。治疗过程中严禁自行增减药量,出现感染发热或出血倾向时应立即就医。保持情绪舒畅对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建议家属参与护理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