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长期背部疼痛可能由肌肉劳损、脊柱退行性变、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内脏疾病反射痛等原因引起。背部疼痛通常表现为局部酸痛、僵硬或放射痛,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干预措施。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重复负重动作可能导致背部肌肉慢性损伤。常见于久坐办公人群或搬运工作者,疼痛多集中在腰背肌群,热敷和适度拉伸可缓解症状。若伴随肌肉痉挛,可遵医嘱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肌松药物。
椎间盘突出或腰椎骨关节炎属于典型退行性病变,与年龄增长和关节过度使用相关。疼痛常向臀部或下肢放射,CT检查可明确诊断。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联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绝经后女性或长期缺钙人群易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表现为持续性背痛伴身高缩短。骨密度检测能确诊,需补充碳酸钙D3片并配合阿仑膦酸钠片抑制骨吸收,避免提重物以防骨折加重。
该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青年男性,晨起腰背僵硬超过30分钟是其特点。HLA-B27基因检测有助诊断,需长期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控制炎症,生物制剂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可延缓脊柱畸形。
肾结石、胰腺炎等内脏病变可能引发牵涉性背痛。肾结石多伴血尿和绞痛,胰腺炎疼痛常向腰背部放射且饭后加剧。需通过超声或CT明确原发病,治疗需针对病因,如肾结石可使用排石颗粒辅助治疗。
长期背痛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每1-2小时活动腰背部,睡眠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脊柱生理曲度。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排查肿瘤等严重疾病。日常可使用热敷垫缓解肌肉紧张,但切忌盲目推拿以免加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