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载体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主要区别在于制备原理和免疫机制。载体疫苗通过无害病毒携带目标抗原基因刺激免疫应答,灭活疫苗则使用化学或物理方法灭活病原体后保留其抗原性。
载体疫苗以腺病毒等无害病毒为载体,将目标病原体的基因片段插入载体基因组中,接种后载体进入人体细胞表达抗原,同时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灭活疫苗通过甲醛或β-丙内酯等灭活剂处理完整病原体,使其失去复制能力但保留表面抗原,主要诱导抗体产生。载体疫苗通常只需单次接种即可产生持久免疫,但可能因预存抗体影响效果。灭活疫苗需多次接种且免疫持续时间较短,但生产工艺更成熟稳定。载体疫苗对变异株的交叉保护能力较强,灭活疫苗对已知毒株的保护效率更高。两种疫苗均可引发中和抗体,但载体疫苗还能激活T细胞免疫应答。灭活疫苗的副反应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或低热,载体疫苗可能引起短暂流感样症状。
接种疫苗后应留观30分钟观察过敏反应,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出现持续高热或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日常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有助于免疫反应,接种后两周内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具有互补优势,选择时需结合当地流行毒株、个人健康状况和接种史综合判断,完成全程接种后仍需做好日常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