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儿童不明原因发热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系统异常、中暑、川崎病等因素有关。发热是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反应,建议家长及时监测体温并观察伴随症状。
儿童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性感染通常表现为突发高热,可能伴随咳嗽、流涕等症状。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缓解症状。家长需保持儿童充足休息,适量补充水分。
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中耳炎等也可能导致儿童发热。细菌性感染常表现为持续高热,可能伴随局部红肿疼痛。需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治疗。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精神状态变化。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可引起反复发热。这类发热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伴随关节肿痛等症状。需通过免疫学检查确诊,治疗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需记录发热规律和伴随症状,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高温环境下活动可能导致儿童中暑性发热。表现为突发高热伴皮肤干燥发红,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应立即移至阴凉处,用温水擦拭降温,必要时就医。家长应避免让儿童在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注意补充电解质。
川崎病是儿童特有的血管炎性疾病,典型表现为持续高热伴皮疹、结膜充血等症状。需通过心脏彩超等检查确诊,治疗需使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家长发现儿童高热伴特征性表现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冠状动脉病变。
对于儿童不明原因发热,家长应保持冷静,定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发热规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当补充含维生素C的水果。避免擅自使用退热药物,特别是阿司匹林类药物在病毒感染时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如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平时应注意增强儿童体质,按时接种疫苗,减少感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