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性焦虑障碍严重吗

6.11万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少数未及时干预者可能出现社会功能受损。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以持续过度担忧为核心特征的精神障碍,可能与遗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轻度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通常表现为长期紧张不安、易疲劳或注意力难以集中,但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不受影响。这类情况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配合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症状多能逐步缓解。部分患者可遵医嘱短期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焦虑药物辅助治疗。

中重度患者除心理症状外,常伴随心悸、出汗、胃肠不适等躯体化表现,甚至出现回避社交、职业功能下降等问题。此时需结合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如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可调节5-羟色胺水平,丁螺环酮片能缓解急性焦虑发作。若合并抑郁症状,需评估是否联用米氮平片等药物。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共病抑郁症、物质滥用等继发问题。

建议出现持续6个月以上的过度担忧伴躯体症状时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日常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限制咖啡因摄入,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属应避免指责患者的主观感受,鼓励记录焦虑日记帮助识别触发因素。定期复诊评估药物疗效与副作用,切忌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