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后注意事项是什么

4.48万次浏览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破伤风后注意事项主要有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按时接种疫苗、观察症状变化、合理调整饮食等。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护理和预防。

1、保持伤口清洁

破伤风梭菌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人体,伤口清洁是预防感染加重的关键。受伤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去除污物和坏死组织。较深或污染严重的伤口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清创处理,必要时可配合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清创后保持伤口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沾水或接触污染物。若伤口出现红肿、渗液、疼痛加剧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

2、避免剧烈运动

破伤风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可能引起肌肉强直和痉挛。恢复期应限制体力活动,尤其是可能牵拉伤口的部位运动。卧床休息时选择安静环境,减少声光刺激诱发痉挛。若出现咀嚼肌紧张、吞咽困难等早期症状,需立即平卧并联系医疗机构。康复阶段可逐步进行轻柔的关节活动,但需避免提重物、跑步等可能加重肌肉抽搐的行为。

3、按时接种疫苗

破伤风免疫接种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方式。未完成基础免疫者需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受伤后可能需追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既往接种史不明确者应按全程免疫程序处理,通常需在0、1、6个月分别接种。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反应,一般1-2天自行缓解。免疫缺陷患者接种前应咨询医生评估风险。

4、观察症状变化

破伤风潜伏期通常7-8天,需密切监测张口受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典型症状。发病初期可能表现为头痛、烦躁、局部抽搐等非特异性表现。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肌痉挛导致窒息,需备好气管切开包等急救设备。居家护理时应记录痉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就医时提供详细病史。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危急情况须立即急诊处理。

5、合理调整饮食

痉挛发作期应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菜泥、营养配方制剂等,避免坚硬食物引发咬肌痉挛。缓解期可逐步增加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羹、鱼肉糜,补充肌肉消耗所需营养。吞咽困难者需采用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有助于神经修复,限制咖啡因摄入减少神经兴奋性。每日少量多次进食,餐后保持坐位30分钟预防误吸。

破伤风患者康复期需保持环境温度25-28℃,湿度50%-60%,避免冷刺激诱发痉挛。家属应学习基本护理技能,包括体位摆放、痉挛发作时的保护措施等。恢复后3个月内定期复查神经系统功能,从事高风险职业者建议每5-10年加强免疫一次。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出现任何异常肌肉紧张感应及时就医评估。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不可自行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