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需通过详细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综合判断,主要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源性哮喘和上气道阻塞等疾病区分。治疗上需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物等。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与支气管哮喘症状相似,但COPD多见于长期吸烟者,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肺功能检查显示不可逆性气流受限。哮喘患者则多为间歇性发作,肺功能可逆性较好。诊断时需结合吸烟史、肺功能测试和影像学检查。
2、心源性哮喘
心源性哮喘由左心衰竭引起,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伴有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与支气管哮喘不同,心源性哮喘患者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听诊可闻及双肺湿啰音。鉴别时需进行心脏超声和BNP检测。
3、上气道阻塞
上气道阻塞可表现为喘息、呼吸困难,但多为固定性狭窄,如肿瘤、异物或喉部病变引起。与哮喘不同,上气道阻塞患者常有吸气性喘鸣,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气道狭窄或占位性病变。诊断时需结合喉镜、CT等检查。
4、其他疾病
支气管哮喘还需与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等疾病鉴别。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无气道高反应性;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常有反复发作的哮喘症状,血清IgE水平升高,影像学可见肺部浸润影。
5、诊断方法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病史中需关注症状的发作特点、诱因和家族史;体格检查可发现哮鸣音;辅助检查包括肺功能测试、支气管激发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等。综合这些信息可明确诊断。
6、治疗措施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包括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管理。急性发作期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缓解症状;缓解期则需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控制病情。避免过敏原、戒烟、加强锻炼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也至关重要。
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需结合多种因素,明确诊断后采取针对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