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一般可以治疗,但难以完全治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治疗目标为控制病情进展、保护现有视力。主要治疗方式有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注射等,同时需严格控糖、控压、控脂。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延缓病情。非增殖期患者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为基础,配合视网膜激光治疗封闭渗漏血管,多数能稳定视力。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或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可抑制异常血管生长,减轻黄斑水肿。定期眼底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
晚期增殖性病变需积极干预防止失明。新生血管破裂导致玻璃体积血时,需行玻璃体切除术清除积血并激光封闭缺血区。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需尽快手术复位。部分患者治疗后仍可能出现视力下降,这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不可逆神经损伤有关。晚期患者可借助低视力助视器改善生活能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后与病程长短、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确诊糖尿病后应立即开始年度眼底筛查,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合并高血压者血压需维持在130/80mmHg以下。戒烟限酒、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微血管损伤风险。出现视物模糊、飞蚊症等症状时须及时就诊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