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大脑供血不足

6.66万次浏览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预防大脑供血不足可通过控制血压血脂、规律运动、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方式实现。大脑供血不足可能与动脉硬化、颈椎病、高血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1、控制血压血脂

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长期未控制可能引发脑血管狭窄。建议每日监测血压,血脂异常者需减少动物内脏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药物。血压应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需低于3.4毫摩尔每升。

2、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如快走、游泳等持续30分钟的运动能增强血管弹性。运动时心率宜控制在220-年龄×60%-70%的范围内,避免剧烈运动引发血压波动。颈椎病患者可配合颈部康复操,每天练习10分钟。

3、健康饮食

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300克深色蔬菜和200克低糖水果,适量食用深海鱼类补充ω-3脂肪酸。严格控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烹饪。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空腹6.1毫摩尔每升以下,餐后8.0毫摩尔每升以下。

4、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每日吸烟超过10支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0%。建议采用尼古丁贴片辅助戒烟,同时避免接触二手烟。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宜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高血压患者应完全戒酒。

5、定期体检

40岁以上人群每年需进行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检查,监测血管斑块和血流速度。长期头晕者应检查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颈椎病患者需定期复查颈椎MRI。发现颈动脉狭窄超过50%时,需评估是否需要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保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有助于脑血管修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需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冬季注意头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血管痉挛。工作中每2小时活动颈部5分钟,使用电脑时保持屏幕与眼睛平齐。出现持续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脑血管评估,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日常可练习八段锦等养生操,通过舒缓运动改善脑部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