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治疗法

陈国栋 副主任医师

陈国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以补液、止泻、抗感染为主,同时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病情加重。急性肠胃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1、补液治疗是急性肠胃炎的首要措施,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补液盐的成分包括氯化钠、氯化钾、葡萄糖等,能有效恢复体内电解质平衡。对于严重脱水患者,需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

2、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可缓解腹泻症状。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内的病原体和毒素,保护肠黏膜;洛哌丁胺则通过抑制肠道蠕动减少排便次数。但需注意,止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掩盖病情。

3、抗感染治疗针对细菌性肠胃炎,常用药物包括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这些药物能有效杀灭肠道内的致病菌,缩短病程。但对于病毒性肠胃炎,抗生素无效,需依靠自身免疫系统恢复。

4、饮食调理在急性肠胃炎治疗中至关重要。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促进恢复。

5、休息与保暖对急性肠胃炎患者同样重要。充足的休息能帮助身体恢复,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症状。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症状采取综合措施,补液、止泻、抗感染是主要治疗手段,同时配合饮食调理和休息,能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对于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