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通常不需要服用降压药,应以治疗颈椎病为主。颈椎病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引起血压升高,这种情况属于继发性高血压。
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其血压升高多与颈椎病变刺激交感神经有关。当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压迫周围神经、血管时,可能引发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从而出现血压升高。这种血压升高通常是暂时性的,可能伴随颈部疼痛、头晕、上肢麻木等颈椎病症状。通过颈椎牵引、理疗、药物等针对性治疗颈椎病后,血压多能逐渐恢复正常。盲目服用降压药可能掩盖颈椎病症状,延误原发病治疗。
少数颈椎病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原发性高血压,此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综合考虑是否使用降压药。长期高血压患者若合并颈椎病,需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区分血压升高的具体原因。若确认血压升高主要由颈椎病引起,仍应以治疗颈椎病为主;若存在两种高血压并存的情况,才需要在颈椎病治疗基础上谨慎使用降压药。
颈椎病患者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定期进行颈部放松活动。睡眠时选择高度适宜的枕头,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仰伸。若出现血压波动,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不可自行服用降压药物。通过颈椎核磁共振、血管超声等检查可帮助判断颈椎病变与血压升高的关系,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