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慢性直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慢性直肠炎通常由感染、免疫异常、肠道菌群失调、放射性损伤、遗传等因素引起。
慢性直肠炎患者需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减少膳食纤维摄入,选择低渣、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避免牛奶等可能诱发腹胀的乳制品。每日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肠道负担。
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直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免疫异常者可选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控制炎症。腹泻严重时可用蒙脱石散调节肠道功能,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平衡。
局部热敷可缓解直肠痉挛和疼痛,每日2次用40℃温水袋敷于下腹部。温水坐浴能减轻肛门直肠区充血,每次15分钟。超短波理疗通过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需在专业机构进行。
脾胃虚弱型可用参苓白术丸健脾益气,湿热下注型选用葛根芩连丸清热利湿。针灸选取足三里、天枢等穴位调节胃肠功能。中药保留灌肠常用黄柏、地榆等煎液,直接作用于直肠黏膜。
出现肠狭窄、瘘管等并发症时需手术干预,如直肠狭窄扩张术、直肠部分切除术。顽固性出血可进行内镜下电凝止血。手术前后需配合营养支持治疗,预防感染和吻合口瘘。
慢性直肠炎患者需长期保持低纤维、低脂饮食,避免酒精和咖啡因刺激。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蠕动功能,推荐每日步行30分钟。注意腹部保暖,监测排便性状变化。定期复查肠镜,出现便血加重、持续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自主神经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