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如何治疗

4.67万次浏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结直肠癌可通过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治疗。结直肠癌通常由遗传因素、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慢性肠道炎症、肠息肉恶变、环境致癌物暴露等原因引起。

1、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患者可行根治性切除术,常见术式包括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晚期患者可能需联合造瘘术或姑息性切除。术后需配合肠功能康复训练,预防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2、放射治疗

术前新辅助放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常用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术后辅助放疗适用于局部晚期患者,能降低复发概率。放射性肠炎是其常见副作用,需配合肠黏膜保护剂如谷氨酰胺颗粒治疗。

3、化学治疗

FOLFOX方案奥沙利铂注射液+亚叶酸钙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是常用化疗组合,适用于III期术后辅助治疗或转移性结直肠癌。卡培他滨片等口服化疗药可用于维持治疗。化疗期间需监测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

4、靶向治疗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适用于RAS野生型患者,能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延缓肿瘤进展。靶向药物常与化疗联用,需警惕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

5、免疫治疗

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等PD-1抑制剂适用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晚期患者。免疫治疗可能引发免疫相关性肠炎,需定期进行肠镜监测。治疗前需检测PD-L1表达和错配修复蛋白状态。

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后应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避免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肠镜和肿瘤标志物,造瘘患者应做好造口护理。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症状时及时就诊,长期慢性肠道炎症患者建议每年进行粪便隐血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