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供血不足怎么回事

3.15万次浏览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大脑供血不足可能由颈椎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疾病、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颈椎病

颈椎退行性病变可能压迫椎动脉,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常出现头晕、视物模糊、颈部僵硬等症状。治疗需结合颈椎牵引、热敷理疗,遵医嘱使用颈复康颗粒、甲钴胺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等药物。

2、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脂质沉积形成斑块会造成血管狭窄,引发慢性脑缺血。多伴随头痛、记忆力减退,需控制血脂并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

3、高血压

长期血压波动可能损伤脑血管内皮功能,影响脑部微循环。典型症状包括头胀、耳鸣,应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每日监测血压。

4、心脏疾病

房颤、心功能不全等疾病可能导致心源性栓塞,引发急性脑缺血。需进行抗凝治疗,常用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同时处理原发心脏问题。

5、血液黏稠度增高

红细胞增多症或脱水等情况会使血流速度减慢,表现为嗜睡、乏力。可通过补液、血液稀释改善,必要时使用羟乙基淀粉注射液等调节血容量。

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久坐低头,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若出现持续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神经内科就诊,完善经颅多普勒超声或脑血管造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