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产后胃疼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胃溃疡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产后体内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尤其是孕激素减少可能影响胃肠蠕动功能,导致胃部不适。这种生理性变化通常伴随腹胀、轻微隐痛,可通过少食多餐、腹部热敷缓解。
产后急于进补或食用油腻、生冷食物会刺激胃黏膜,诱发疼痛。哺乳期高蛋白高脂饮食可能加重消化负担,表现为饭后胃胀痛,需调整饮食结构并避免暴饮暴食。
分娩应激反应可能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发胃痉挛性疼痛,常伴有肠鸣、腹泻。这种情况可通过腹部按摩、饮用温姜水改善,必要时需使用调节胃肠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片。
妊娠期胃酸反流或产后免疫力下降可能诱发胃炎,表现为持续性烧灼痛,进食后加重。胃镜检查可确诊,常用药物包括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哺乳期用药需医生评估。
长期精神紧张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溃疡,疼痛具有节律性空腹时明显。需进行碳13呼气试验,治疗药物包含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等,同时须配合流质饮食。
产后胃疼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注意腹部保暖。每日可分5-6次进食,选择小米粥、山药羹等养胃食材。适当进行产后康复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如出现呕血、黑便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哺乳期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