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怀孕后漏尿通常由盆底肌松弛、子宫压迫膀胱、激素变化、尿路感染或妊娠糖尿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凯格尔运动、调整饮水习惯、使用护垫、就医检查或控制血糖等方式改善。
怀孕期间胎儿重量增加会导致盆底肌承重过度,肌肉弹性下降可能引发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或大笑时漏尿。建议每天重复进行凯格尔运动收缩会阴肌肉,每次持续5秒后放松,重复10次为一组。
随着孕周增长,增大的子宫会直接压迫膀胱减少储尿空间。常见于孕中晚期,表现为尿频尿急和少量漏尿。可尝试排尿后向前倾斜身体排空残余尿,夜间限制饮水量。
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尿道括约肌松弛,同时促进肾血流增加导致尿量增多。这类生理性漏尿多发生在妊娠早期,分娩后多自行缓解。使用吸水护垫并穿着棉质内裤有助于保持会阴干燥。
妊娠期免疫力降低可能引发膀胱炎,出现尿痛伴随漏尿现象。需就医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服用头孢克肟颗粒、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菌药物。
血糖异常升高会导致渗透性利尿,表现为多尿和急迫性尿失禁。需通过糖耐量试验确诊,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150克以下,监测空腹血糖不超过5.3mmol/L。
孕期漏尿期间应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分次少量饮用。选择高膳食纤维食物预防便秘,如燕麦、西蓝花和火龙果,减少腹压增加的风险。穿着孕妇专用托腹带可分散腹部压力,若漏尿伴随发热或血尿需立即就诊产科或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