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骨质增生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骨质增生通常由关节退变、长期劳损、炎症刺激、代谢异常、遗传等因素引起。
减少关节负重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压力。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补充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促进骨骼健康。
采用热敷缓解局部肌肉痉挛,超声波治疗促进血液循环,牵引疗法减轻神经压迫症状。中医推拿可改善关节活动受限,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定制矫形支具能矫正力线异常,延缓病情进展。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有助于软骨修复,骨肽注射液可调节骨代谢。局部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能缓解关节周围疼痛。
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可改善润滑功能,PRP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促进组织修复。射频消融术适用于神经根受压病例,椎间孔镜技术能精准去除压迫骨赘。这些方法创伤小且恢复较快。
对于严重关节畸形或神经压迫病例,可能需行关节置换术或椎管减压术。截骨矫形术适用于力线异常者,椎体融合术可稳定病变节段。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
骨质增生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减轻脊柱压力。日常可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的运动,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关节受凉。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蹄、牛筋汤,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定期复查X线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剧烈疼痛或活动障碍时及时就医。建议戒烟限酒,避免饮用碳酸饮料影响钙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