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血肿怎么办

4.18万次浏览

李延忠 主任医师

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鼻中隔血肿可通过冷敷压迫、穿刺抽吸、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切开引流、鼻腔填塞等方式治疗。鼻中隔血肿通常由外伤撞击、凝血功能障碍、鼻部手术后并发症、鼻腔血管畸形、鼻中隔偏曲矫正过度等原因引起。

1、冷敷压迫

早期鼻中隔血肿可采用冷敷压迫缓解肿胀。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鼻梁及面颊部,每次持续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同时减轻局部组织水肿。操作时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若血肿体积较小且无持续出血,该方法可帮助血肿吸收。

2、穿刺抽吸

对于中等体积的血肿,医生可能采用穿刺抽吸治疗。在局部麻醉下用无菌针头抽出积血,术后配合加压包扎。该方法适用于未形成凝血块的液态血肿,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抽吸后需观察是否再次出血,若血肿复发需进一步处理。穿刺后24小时内避免擤鼻或剧烈运动。

3、抗生素预防

血肿穿刺或手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可覆盖常见鼻腔致病菌。抗生素使用期间需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同时避免与含钙镁制剂同服影响吸收。若出现鼻腔脓性分泌物或发热,提示可能继发感染需调整用药方案。

4、手术切开引流

大型血肿或已机化的陈旧性血肿需手术切开引流。通过鼻内镜下清除血凝块并电凝止血,术后留置引流条。手术可彻底清除血肿并修复受损黏膜,适用于外伤后72小时以上的患者。术中需注意保护鼻中隔软骨支架,防止术后鼻梁塌陷。术后需定期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5、鼻腔填塞

对于活动性出血或术后创面,需进行鼻腔填塞止血。常用可吸收止血材料或凡士林纱条填塞,48小时后逐步取出。填塞期间需用口腔呼吸,注意保持口腔湿润。严重出血可能需后鼻孔填塞或血管栓塞治疗。填塞物取出后需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促进黏膜修复。

鼻中隔血肿恢复期间应保持头部抬高姿势睡眠,避免用力擤鼻或打喷嚏。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帮助血管修复。两周内禁止剧烈运动及高空作业,防止血压升高导致再出血。若出现剧烈头痛、视力变化或发热,提示可能出现颅内并发症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鼻内镜观察黏膜愈合情况,必要时进行鼻部CT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