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慢性喉炎可通过调整发声习惯、保持环境湿度、饮食调理、咽喉部护理、适度运动等方式自我缓解。慢性喉炎通常由用声过度、环境刺激、胃酸反流、病原体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减少高声喊叫或长时间说话,每日用声时间不超过4小时,避免声带过度摩擦。可尝试腹式呼吸配合轻声说话,必要时使用电子设备辅助扩音。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嗓音训练,学习正确的发声技巧。
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有助于缓解喉部干燥,可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增加空气水分。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性物质,雾霾天气外出建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空调房内可放置湿毛巾或绿植调节局部微环境。
每日饮用40℃左右的蜂蜜水或罗汉果茶,避免摄入酒精、碳酸饮料及过烫食物。增加银耳、雪梨、白萝卜等润喉食材,烹调时减少辣椒、芥末等辛辣调料。胃酸反流者睡前3小时禁食,枕头适当垫高15-20厘米。
晨起用淡盐水漱口清洁咽喉,咽干时可含服薄荷喉片或甘草片。蒸汽吸入法可缓解黏膜干燥,将面部置于50℃热水杯口熏蒸10分钟。避免频繁清嗓动作,该行为会加重声带机械性损伤。
每周进行5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增强呼吸道免疫力。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招式可改善咽喉气血循环。运动后及时补充温水,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喉部黏膜。
慢性喉炎患者应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枕头高度以维持颈椎自然曲度为佳。长期声音嘶哑超过2周或伴随吞咽疼痛、痰中带血时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日常可记录喉部不适的诱发因素与缓解方式,帮助医生更准确判断病因。避免自行购买抗生素或激素类含片,这类药物需经专业评估后使用。冬季注意颈部保暖,围巾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材质,防止冷风直接侵袭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