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鸡眼和脚垫是两种常见的足部皮肤问题,鸡眼通常由局部长期受压或摩擦引起,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角质增厚,中心有透明核;脚垫则是大面积的角质层均匀增厚,边缘模糊,无明确硬核。两者在病因、形态和处理方式上存在差异。
鸡眼多因鞋子不合脚、足部畸形或重复摩擦导致局部皮肤受压,形成向内的圆锥形角质栓。脚垫通常与长期站立、行走或足部受力不均有关,属于皮肤对持续压力的适应性增厚。遗传性掌跖角化病也可能导致广泛性脚垫。
鸡眼直径通常小于1厘米,边界清晰,中央可见半透明角质栓,按压时疼痛明显。脚垫面积较大且边缘不清,呈蜡黄色斑块,表面干燥粗糙,触痛感较轻但可能伴随皲裂。
鸡眼好发于足趾关节背面、小趾外侧等骨突部位。脚垫常见于足跟、前脚掌等承重区域,跖骨头部可能出现弥漫性增厚。
鸡眼可能引起锐性疼痛,严重时影响行走。脚垫通常以异物感为主,皲裂后可能出血感染。糖尿病患者出现脚垫需警惕足溃疡风险。
鸡眼可外用含水杨酸的鸡眼贴,顽固性鸡眼需冷冻治疗或手术切除。脚垫建议使用尿素软膏软化角质,矫正步态及使用减压鞋垫。两者均需避免自行切割,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足部护理。
日常需选择宽松透气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每晚用温水泡脚后涂抹保湿霜,定期使用浮石轻柔去除死皮。出现持续疼痛、红肿或渗液时及时就医,防止继发感染。足部畸形者建议定制矫形鞋垫,从根源减少摩擦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