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儿童鼻炎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儿童鼻炎通常由过敏原刺激、病毒感染、遗传因素、鼻腔结构异常、免疫系统紊乱等原因引起。
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鼻黏膜水肿。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或洗鼻壶进行冲洗,每日可重复进行。该方法适用于轻度过敏性鼻炎或感冒引起的鼻塞,操作时需注意水温接近体温,避免呛咳。家长需帮助年幼儿童掌握正确姿势,冲洗后及时擦干面部。
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可缓解鼻痒、喷嚏等症状。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适用于尘螨、花粉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家长需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建议长期连续使用超过4周,症状控制后应逐步减量。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能有效抑制鼻腔炎症反应。这类药物对缓解鼻塞效果显著,适用于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通常用药后1-2天起效。使用前需摇匀药瓶,喷药时避免直接朝向鼻中隔。家长应监督儿童规范用药,长期使用者需定期评估鼻黏膜状态。
细菌溶解产物胶囊、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调节剂可增强Th1型免疫应答,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感染性鼻炎。这类药物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减少呼吸道感染频率。建议在换季前1个月开始预防性使用,疗程通常持续3个月。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短暂低热或胃肠道反应,症状轻微可继续服用。
对于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炎的儿童,可行腺样体切除术;严重鼻中隔偏曲者需矫正手术。手术适应证包括持续鼻塞影响睡眠、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窦炎等。术后需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预防复发,家长应加强术后鼻腔护理,定期复查评估手术效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创伤较小,恢复期通常需要7-10天。
儿童鼻炎患者日常应保持居室通风,定期清洗床单被罩以减少尘螨接触。饮食上适当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蔬菜,如猕猴桃、西蓝花等,避免食用已知过敏食物。外出时可佩戴防护口罩,花粉季节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建议家长每日记录症状变化,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每3-6个月复查鼻内镜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