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是两种不同的脊柱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变部位和发病机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腰椎管狭窄是椎管容积减小导致神经受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变部位在椎间盘,由于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腰椎管狭窄的病变部位在椎管,由于骨质增生、韧带肥厚等因素导致椎管容积减小压迫神经。两者虽然都会引起腰腿痛,但压迫的具体结构不同。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因椎间盘退变、外伤或长期负重导致纤维环破裂。腰椎管狭窄多因椎体边缘骨赘形成、黄韧带肥厚或小关节增生导致椎管狭窄。前者以髓核突出为特征,后者以骨性结构改变为主。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痛,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腰椎管狭窄典型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行走时下肢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前者疼痛多呈放射性,后者以行走受限为特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CT或MRI上可见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腰椎管狭窄在影像学上可见椎管前后径或侧隐窝狭窄,硬膜囊受压。前者显示软组织突出,后者显示骨性结构改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轻者可保守治疗,重者需椎间盘切除术。腰椎管狭窄轻者可行椎管减压术,严重者需椎管成形术。两者手术方式不同,前者处理突出间盘,后者扩大椎管容积。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患者均需避免久坐久站,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适度进行腰背肌锻炼。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可逐步恢复活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必要时配合物理治疗。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评估病情变化,严重神经压迫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