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留置尿管后无法排尿可能由尿道痉挛、膀胱功能未恢复、尿管堵塞、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尿管位置、膀胱训练、药物解痉、抗感染治疗等方式改善。
1. 尿道痉挛尿管刺激可能导致尿道平滑肌收缩,表现为下腹坠胀感。建议热敷下腹部,医生可能开具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黄酮哌酯片等解痉药物。
2. 膀胱功能未恢复长期依赖尿管会导致膀胱逼尿肌萎缩,拔管后需重新建立排尿反射。可进行间歇性夹闭尿管训练,配合胆碱能药物如溴吡斯的明片促进膀胱收缩。
3. 尿管堵塞尿盐沉积或血块可能阻塞尿管腔道,伴随尿液引流突然中断。需冲洗或更换尿管,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
4. 尿路感染留置尿管易引发细菌性膀胱炎,出现排尿灼痛伴发热。确诊后需留取尿培养,常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
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定期进行会阴清洁护理,若48小时仍无法自主排尿需急诊处理。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