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 手足口病

小孩指缝长水泡其他地方没长,手汗多,会是手足口病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治疗成人手足口病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成人手足口病通常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必要时需结合抗病毒治疗。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成人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轻症患者以居家护理为主,需保持充足休息,多饮水促进代谢,用生理盐水漱口缓解口腔疼痛,皮疹部位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若出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等重症表现,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利巴韦林颗粒、更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控制发热。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需住院接受静脉补液和生命体征监测。

患病期间应隔离至症状消退,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避免抓挠皮疹以防继发感染。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手指缝溃烂该怎么治疗?

手指缝溃烂可能与真菌感染、湿疹或接触性皮炎有关,可通过外用药物、保持干燥和避免刺激物等方式治疗。

真菌感染如手癣容易在潮湿环境中滋生,表现为皮肤脱屑、瘙痒和裂口,可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湿疹常由过敏或化学物质接触引发,伴随红肿和渗出,建议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配合凡士林保湿。接触性皮炎多因洗涤剂或金属刺激导致,需立即停用致敏物,并用生理盐水湿敷缓解。若溃烂处出现化脓或发热,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就医进行抗生素治疗。

日常应减少手部碰水,使用棉质手套隔离刺激物,洗手后及时擦干并涂抹护手霜。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手足口病初期怎么护理 3个护理控制初期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初期可通过隔离防护、皮肤黏膜护理、饮食调整等方式控制病情发展。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初期护理需重点关注隔离与症状缓解。隔离防护要求患儿避免接触其他儿童,使用独立餐具和毛巾,对分泌物及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处理。皮肤黏膜护理包括用温水清洁疱疹部位,避免抓挠,口腔溃疡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或喷涂开喉剑喷雾剂减轻疼痛。饮食上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刺激口腔黏膜。监测体温变化,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护理期间保持室内通风,患儿衣物选择棉质料减少摩擦,恢复期逐步增加鸡蛋羹等优质蛋白补充营养。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了解手足口病3大传染途径?

手足口病会传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粪口传播三种途径传播。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接触传播是手足口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病毒可通过患者疱疹液、唾液、粪便等污染的物品传播给他人。飞沫传播是指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健康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粪口传播则是由于患者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如果处理不当或卫生条件差,病毒可能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源或手传播给他人。手足口病传染性强,尤其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密集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3-7天,发病初期可能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随后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疱疹或皮疹。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患者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并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手足口病疫苗几月接种 4个月小孩能接种手足口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一般建议在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4个月小孩通常不能接种手足口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主要用于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接种程序为6月龄开始接种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1个月。4个月婴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接种疫苗可能无法产生足够保护性抗体,且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部分特殊情况下,如疫情暴发期间高风险婴儿,经医生评估后可能考虑提前接种,但需严格监测接种后反应。

建议家长在婴儿满6月龄后及时预约接种,接种前确认孩子无发热、急性疾病等禁忌证。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嵌甲 高血脂 结肠炎 少精症 肝肺综合征 肝内钙化灶 肾上腺肿瘤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