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我的孩子两周半岁不叫拉屎老是坐着拉怎么办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便秘一周没拉屎是怎么回事?

小儿便秘一周没排便可能与饮食结构不合理、肠道功能紊乱、先天性巨结肠等因素有关。

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小儿便秘的常见原因,如水分摄入不足、膳食纤维摄入过少、奶粉冲调过浓等均可导致大便干结。肠道功能紊乱多与肠道菌群失衡、胃肠动力不足有关,表现为排便间隔延长、排便费力。先天性巨结肠属于肠道发育异常,患儿常出现顽固性便秘、腹胀等症状,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日常可适当增加饮水量,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梅、火龙果、西蓝花等。按摩腹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具体方法为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压。若调整饮食后仍无改善,或伴随呕吐、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拉屎肛门疼撕裂出血的原因?

排便时肛门疼痛伴随撕裂出血可能与肛裂、痔疮、肠道炎症、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等因素有关。肛裂通常由便秘或腹泻导致肛管皮肤撕裂引起,痔疮多与长期腹压增高或静脉回流受阻相关,肠道炎症可能伴随黏液便或里急后重,肛周脓肿常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直肠脱垂多见于盆底肌松弛患者。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1、肛裂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形成的溃疡,典型表现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和鲜红色滴血。干硬粪便强行通过或反复腹泻刺激是主要诱因,疼痛多持续数小时,可见哨兵痔和肛乳头肥大。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软膏促进裂口愈合,或局部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缓解括约肌痉挛,顽固性裂口需行肛裂切除术。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摄入20克膳食纤维有助于软化粪便。

2、痔疮

痔疮是肛垫病理性肥大或静脉丛淤血形成的团块,内痔出血呈喷射状,外痔血栓形成时伴剧烈胀痛。长期久坐、妊娠期腹压增高是常见诱因,直肠指检可触及柔软包块。症状较轻时可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缓解出血,严重脱垂需行痔上黏膜环切术。避免久蹲如厕超过5分钟,便后用温水坐浴10分钟能减轻水肿。

3、肠道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可导致直肠黏膜充血糜烂,出现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肠镜检查可见连续性黏膜溃疡,可能伴随关节痛或口腔溃疡。急性期需遵医嘱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控制炎症,重症患者需使用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低渣饮食减少肠道刺激,补充益生菌调节菌群平衡。

4、肛周脓肿

肛腺感染扩散形成脓腔时表现为肛门跳痛、局部皮肤发红发热,可能伴发热等全身症状。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者易发,超声检查可确定脓腔范围。早期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成熟脓肿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每日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保持切口引流通畅。

5、直肠脱垂

直肠壁全层或部分脱出肛门外时,黏膜摩擦出血伴肛门坠胀感,常见于老年盆底肌松弛患者。长期便秘或分娩损伤是主要诱因,蹲位检查可见环形黏膜皱襞。轻度脱垂可进行提肛运动锻炼,重度需行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避免负重劳动,使用缓泻剂预防便秘。

日常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干燥,便后使用无刺激湿巾轻柔擦拭。饮食中增加西蓝花、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进行15分钟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出现持续出血、发热或剧烈疼痛时应立即就诊,避免因羞于就医导致感染扩散或贫血加重。长期反复出血患者需定期检测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补充铁剂纠正贫血。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坐着量血压和躺着量血压哪个准?

测量血压时,坐位和卧位的结果均可能准确,但需根据测量场景和个体情况选择合适体位。坐位测量更符合日常血压评估标准,卧位测量适用于行动不便或特殊医疗需求者。

坐位测量血压是临床常规方法,其数据与心血管风险关联性更强。测量时需背部挺直靠椅背,双脚平放地面,袖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该体位能反映日常活动时的真实血压状态,国际指南多以此作为诊断依据。卧位测量时需保持身体平直,手臂自然置于体侧,袖带位置仍需对齐心脏中点。长期卧床患者、术后病人或存在体位性低血压风险者适合采用此方式,可避免体位变化导致的血压波动干扰。

两种体位可能出现5-10毫米汞柱差异,主要源于重力对血流分布的影响。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可能使收缩压略低,而舒张压稍高。特殊人群如孕妇、心衰患者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体位对血压的影响更为明显。医疗机构通常优先采用坐位测量,但会记录测量体位以供参考。家庭自测应固定同一体位和时间段,避免不同体位数据混用。

建议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息5分钟,30分钟内避免吸烟、咖啡因摄入。首次测量应记录双上肢血压,选取较高值一侧作为后续监测部位。无论采用何种体位,连续测量需间隔1-2分钟,取两次接近读数的平均值。血压异常时应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获取更全面数据。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两周岁舌下腺囊肿怎么治疗?

两周岁舌下腺囊肿可通过保守观察、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舌下腺囊肿是舌下腺导管阻塞导致黏液潴留形成的囊性病变,儿童患者需根据囊肿大小及症状选择适宜方案。

舌下腺囊肿较小时可暂时观察,部分患儿可能随生长发育自行消退。日常需避免刺激口腔黏膜,如减少过硬食物摄入、保持口腔清洁。若囊肿反复发作或伴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控制炎症,或采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局部注射促进囊壁粘连。对于持续增大、影响进食或呼吸的囊肿,需行舌下腺囊肿切除术或袋形缝合术,全麻下完整剥离囊壁以防复发。

治疗期间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呼吸及进食情况,避免磕碰口腔,定期复查评估囊肿变化。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躺着量血压和坐着量血压有区别吗?

躺着量血压和坐着量血压的数值可能存在差异,通常坐位测量的收缩压比卧位高5-10毫米汞柱,舒张压差异较小。血压测量结果受体位、测量时间、情绪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

人体平躺时心脏与血压计袖带处于同一水平面,外周血管阻力相对降低,此时测量的血压值可能略低于实际水平。坐位测量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回流至心脏的量减少,心脏需要增加收缩力维持循环,可能导致收缩压轻度升高。部分高血压患者或老年人群因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减退,体位变化对血压的影响更为明显。长期卧床患者从卧位转为坐位时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此时需对比两种体位下的测量结果。

健康人群在规范操作下两种体位测量的血压差异通常在正常波动范围内。但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人群,体位变化可能导致血压显著波动。妊娠期女性由于血容量增加和激素变化,卧位测量时可能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假性低血压。儿童血压测量推荐坐位,因其血管弹性较好,体位影响相对较小。

建议采用标准坐位姿势测量血压,测量前静坐5分钟,背部挺直靠椅背,双脚平放地面,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若发现卧位与坐位血压差值超过20毫米汞柱,或伴有头晕目眩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或心血管疾病。日常监测血压时应固定测量体位和时间段,避免体位因素干扰血压评估的准确性。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脐疝 白内障 冠心病 尺骨干骨折 慢性牙髓炎 臂丛神经损伤 结节性脆发病 肩锁关节脱位 甲亢性皮肤病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