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推主要是锻炼哪部分肌肉
发布于 2025-08-08 12:34
发布于 2025-08-08 12:34
卧推主要锻炼胸大肌、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同时能协同激活核心肌群与背部稳定肌。
卧推的核心目标肌群是胸大肌,尤其是平板卧推时能全面刺激胸肌中部纤维。动作过程中,胸大肌负责肩关节水平内收,推动杠铃向上。采用宽握距可增加胸肌拉伸幅度,而窄握距则侧重胸肌内侧。训练时注意控制离心阶段,保持2-3秒下放速度能更好促进肌纤维微损伤。
卧推时三角肌前束作为次要发力肌群参与肩关节屈曲。当杠铃推至最高点时,三角肌前束收缩达到峰值。过度依赖三角肌发力可能导致肩峰撞击风险,建议保持肩胛骨下沉后缩,减少代偿。上斜板卧推会进一步增加三角肌前束的参与比例。
肱三头肌在锁定阶段承担主要发力任务,尤其在窄距卧推时更为显著。长头纤维在肘关节伸展过程中持续收缩,内侧头则在突破粘滞点时发挥关键作用。可通过反握卧推或地板卧推增强肱三头肌的孤立刺激效果。
维持躯干稳定的腹直肌、腹外斜肌及竖脊肌在卧推中持续等长收缩。这些肌群通过腹内压调节保持脊柱中立位,防止腰部塌陷。大重量训练时核心激活程度显著提升,建议训练前进行死虫式或平板支撑预热核心。
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及前锯肌共同维持肩胛骨稳定。正确的肩胛后缩下压能提升力量传导效率,减少肩关节压力。训练中应保持"掰杠"意识,主动收缩背部肌群形成刚性支撑平台。
建议每周安排1-2次卧推训练,采用5-12RM重量范围,组间休息2-3分钟。训练前进行动态拉伸与空杆热身,逐步增加负荷。注意保持全幅度动作,下落时杠铃触胸但不反弹,推起时避免肘关节超伸。搭配划船、面拉等背部训练可平衡肌力发展,预防圆肩体态。训练后及时补充乳清蛋白与快碳,促进肌肉合成修复。
上一篇 : 当前是第一篇
下一篇 : 女生卧推20kg什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