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小孩一直高烧不退伴随咳嗽有痰呼吸紧促声音嘶哑怎么回事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孩子咳嗽低烧不退怎么回事?

孩子咳嗽伴低烧不退可能由呼吸道感染、过敏性咳嗽、支原体肺炎、肺结核或免疫系统异常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及检查明确病因。

1、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咳嗽发热最常见原因。常见病原体包括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表现为咽痛、流涕等症状。治疗以对症为主,可选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缓解症状,持续发热需就医排除细菌感染。

2、过敏性咳嗽:

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可能导致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阵发性干咳伴低热。这类咳嗽夜间加重,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可缓解症状,需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诊断。

3、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学龄儿童,特征为顽固性干咳和37.5-38℃持续低热。胸片可见斑片状阴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是首选治疗方案。

4、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表现为午后低热、盗汗伴慢性咳嗽,病程超过2周需警惕。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CT可辅助诊断,需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

5、免疫系统异常:

川崎病等免疫性疾病早期可表现为持续低热和咳嗽,伴有结膜充血、皮疹等特征。需检测炎症指标和心脏超声,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是标准治疗方案。

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3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监测体温变化,若咳嗽超过1周或体温反复超过38.5℃应及时儿科就诊。注意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出现呼吸急促、拒食等预警症状需急诊处理。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宝宝8个月低烧不退怎么办?

8个月宝宝低烧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喂养、观察伴随症状、药物干预、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低烧不退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疫苗接种反应、环境因素、脱水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用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避免使用酒精擦拭,防止皮肤吸收或受凉。保持室温在24-26℃,减少衣物包裹。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退热贴,每4小时更换一次。

2、调整喂养:

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少量多次补充水分。辅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糊、蔬菜泥,避免添加新食材。监测尿量,每日应保持6-8次排尿。可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3、观察伴随症状:

记录发热规律和伴随症状,如出现皮疹、咳嗽、腹泻、精神萎靡需警惕幼儿急疹、中耳炎、尿路感染等疾病。持续低烧超过72小时可能提示存在隐匿性感染,需结合血常规检查判断感染类型。

4、药物干预:

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可用于婴幼儿退热,需严格遵医嘱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交替使用不同退烧药,用药间隔不少于4-6小时。抗生素需在确诊细菌感染后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5、就医检查:

出现发热伴囟门凸起、抽搐、呼吸困难等危重症状需急诊处理。血常规、C反应蛋白、尿常规等检查可明确感染源。持续低烧超过5天需排查川崎病、结核等特殊疾病,必要时进行胸片或超声检查。

保持居室通风,每日开窗2-3次,避免直吹对流风。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出汗后及时更换。发热期间暂停疫苗接种,恢复后需补种。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增强免疫力,每日400-800单位。监测体温变化,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每日测量3-4次,记录发热曲线供医生参考。辅食添加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原则,发热期间暂缓引入新食材。若使用退热药后仍持续低烧,需及时复诊评估病情进展。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支原体感染低烧不退怎么办?

支原体感染低烧不退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降温、营养支持、充分休息、环境调节等方式缓解。支原体感染通常由病原体侵袭、免疫力低下、继发感染、治疗不规范、耐药性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支原体感染需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或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进行针对性治疗。不规范用药可能导致病原体耐药,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避免自行停药。

2、物理降温:

体温未超过38.5℃时可采取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方式降温。注意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同时监测体温变化,每4小时记录一次体温曲线。

3、营养支持:

每日保证2000毫升温水摄入,选择高维生素C的猕猴桃、鲜枣等水果,适量补充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鸡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咽喉不适症状。

4、充分休息:

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午间可卧床休息1小时。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以室内散步为主,活动强度以不引起心悸气促为宜。

5、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温度20-24℃,湿度50%-60%,每日通风2次。使用加湿器时注意定期清洁,避免滋生军团菌等致病微生物。

支原体感染恢复期建议保持清淡饮食,可食用百合银耳羹、雪梨炖川贝等润肺食材,避免冷饮刺激呼吸道。进行八段锦、呼吸操等温和运动增强肺功能,运动时注意心率不超过静息状态20次/分。居家护理需持续观察2周,若出现持续头痛、皮疹或体温反复超过38.5℃应及时复诊。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支气管炎发烧不退烧怎么办?

支气管炎发烧不退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退热药物、补液支持、物理降温、环境调节等方式缓解。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气道炎症反应、免疫力低下、合并症加重、治疗不规范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支气管炎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等。病毒性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合并流感病毒感染时可使用奥司他韦。需注意抗生素使用疗程需足量,避免耐药性产生。

2、退热药物:

体温超过38.5℃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儿童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叠加使用。持续高热需间隔4-6小时重复给药,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3、补液支持:

发热导致体液丢失需增加饮水量,推荐淡盐水、口服补液盐或新鲜果汁。婴幼儿每次腹泻或呕吐后补充50-100毫升液体。严重脱水出现尿量减少、囟门凹陷时需静脉补液。

4、物理降温:

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禁用酒精擦浴以免引起寒战或皮肤吸收中毒。可配合退热贴敷贴额头,冰袋需用毛巾包裹后置于腋下,单次不超过20分钟。

5、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温度18-22℃,湿度50%-60%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每日通风2-3次,避免冷空气直接吹拂。发热期间穿着纯棉透气衣物,盖被不宜过厚影响散热。

支气管炎发热期间建议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半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咳嗽。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保持充足休息,恢复期可进行呼吸操锻炼,采用腹式呼吸配合缩唇呼气改善肺功能。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3天以上高热或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需及时复诊。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声音嘶哑快速见效药吃什么?

声音嘶哑可通过咽炎片、金嗓开音丸、黄氏响声丸等药物缓解。声音嘶哑多由声带炎症、用嗓过度、咽喉反流、过敏反应或肿瘤压迫等因素引起。

1、咽炎片:

主要成分为玄参、麦冬、桔梗等,具有清热利咽功效,适用于急慢性咽炎引起的声带充血水肿。服药期间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孕妇慎用。

2、金嗓开音丸:

含金银花、连翘等成分,能缓解风热型声音嘶哑伴咽喉肿痛症状。脾胃虚寒者可能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黄氏响声丸:

针对职业用嗓者设计的护嗓药物,可改善声带疲劳导致的发音困难。服药期间需配合声带休息,避免持续高声说话。

4、声带炎症:

可能与病毒细菌感染、胃酸反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咽喉异物感、咳嗽等症状。急性期需禁声休息,严重者需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5、用嗓过度:

常见于教师、歌手等职业群体,多伴有声带小结或息肉。除药物外应进行发声训练,每日饮水量需保持2000毫升以上。

声音嘶哑持续超过两周需排查喉部器质性疾病。日常建议用温盐水漱口,避免吸烟饮酒,室内保持50%-60%湿度。可适量食用雪梨、白萝卜等润喉食物,发声时注意控制音量和时长,长时间用嗓后建议进行喉部蒸汽吸入护理。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脑萎缩 产后子痫 耳真菌病 妊娠疱疹 适应障碍 后天性白发 皮脂腺腺瘤 肾动脉狭窄 前列腺钙化灶 桡骨下端骨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