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癫痫

小孩做脑电图说是有癫痫波但她的症状不像是又不吐白沫也没有大小便失禁而且意识清楚是怎么回事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突然抽搐口吐白沫?

突然抽搐口吐白沫可能是癫痫发作的表现,也可能与低血糖、脑炎、电解质紊乱、中毒等因素有关。癫痫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丧失、四肢强直、口吐白沫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癫痫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慢性脑部疾病,典型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癫痫发作可能与脑外伤、脑卒中、脑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有关,也可能找不到明确病因。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

2、低血糖

血糖水平过低可能导致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引起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过量、长时间未进食等情况容易发生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可立即进食含糖食物,严重者需静脉注射葡萄糖。

3、脑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炎症可能导致抽搐发作。患者常伴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脑炎需要住院治疗,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病毒或抗生素药物,严重者可能出现脑水肿需要脱水降颅压治疗。

4、电解质紊乱

严重的低钠血症、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可能诱发抽搐。长期腹泻、呕吐、利尿剂使用不当等情况容易导致电解质失衡。治疗需要纠正原发病因,静脉补充相应的电解质溶液。

5、中毒

某些药物过量或毒物中毒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兴奋,表现为抽搐、意识障碍。常见的有酒精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等。中毒患者需要立即送医,根据毒物种类采取洗胃、解毒剂等针对性治疗。

出现突然抽搐口吐白沫的情况时,应立即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持续时间,不要强行约束患者肢体或往口中塞东西。发作结束后建议尽快就医完善脑电图、头颅CT或MRI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刺激,有癫痫病史者要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T波倒置见于什么病?

T波倒置可能见于心肌缺血、心肌炎、心包炎、肥厚型心肌病、电解质紊乱等疾病。T波倒置是心电图检查中的一种异常表现,可能与心脏疾病、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导致T波倒置的常见原因,主要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患者可能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尤其在活动后加重。心电图除T波倒置外,还可能伴随ST段改变。治疗需改善心肌供血,常用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美托洛尔等,严重者可能需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心肌炎

心肌炎患者因心肌细胞炎症损伤可出现T波倒置,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心悸、乏力,部分患者有发热史。除心电图异常外,心肌酶谱检查常有升高。治疗以休息为主,辅以营养心肌药物如辅酶Q10,重症需使用糖皮质激素。

3、心包炎

心包炎时心包膜炎症反应可影响心肌复极过程,导致T波倒置。患者典型表现为胸痛,随呼吸加重,听诊可闻及心包摩擦音。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诊断。治疗需针对病因,细菌性心包炎需抗生素治疗,结核性心包炎需抗结核治疗。

4、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因心肌结构异常,心电图常表现为T波倒置,尤其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中更为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晕厥等。诊断依靠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肌肥厚。治疗以β受体阻滞剂为主,如普萘洛尔,严重梗阻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肥厚心肌。

5、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可影响心肌细胞电活动,导致T波倒置。患者可能有呕吐、腹泻或肾功能异常病史。血液生化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需纠正电解质失衡,低钾血症需补钾,高钾血症需使用降钾树脂等药物。

发现T波倒置应及时就医,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适当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定期复查心电图,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脉搏波粘性指数正常值?

脉搏波粘性指数正常值一般小于9。脉搏波粘性指数是评估血管弹性和动脉硬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增长、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

1、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胶原纤维增生、弹性纤维断裂,导致血管顺应性下降。中老年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动脉硬化检测,重点关注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变化。日常可通过有氧运动、低盐饮食等方式延缓血管老化。

2、高血压

长期血压升高会加速血管内皮损伤,促使血管壁增厚硬化。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动态血压,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家庭自测血压应控制在135/85毫米汞柱以下。

3、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基底膜增厚,糖基化终产物沉积在血管壁。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西格列汀等降糖药。每半年需检查颈动脉超声和下肢动脉血流。

4、高脂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管内膜沉积形成粥样斑块,是动脉硬化的直接诱因。血脂异常者需限制动物内脏和反式脂肪酸摄入,医生可能开具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非诺贝特等调脂药物。

5、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碳则降低血液携氧能力。吸烟者脉搏波粘性指数往往明显偏高,建议立即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可寻求戒烟门诊帮助,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或安非他酮等辅助药物。

保持脉搏波粘性指数正常需综合管理,每日保证3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饮食遵循地中海模式多摄入深海鱼、坚果和橄榄油。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动脉功能检测,发现异常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血管健康管理需要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必要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痴呆是什么意识状态?

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为特征的意识状态,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定向力障碍、语言能力减退、执行功能损害以及人格改变。痴呆可由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引起。

1、记忆力下降

痴呆患者早期最突出的表现是近事遗忘,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远期记忆损害。患者可能反复询问相同问题,忘记近期发生的事件,严重时无法辨认家人。这种记忆障碍与大脑海马体及颞叶内侧结构受损有关。临床上常用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等胆碱酯酶抑制剂进行治疗。

2、定向力障碍

患者逐渐丧失时间、地点和人物定向能力,表现为分不清昼夜季节,在熟悉环境中迷路,后期可能无法识别镜子中的自己。这与大脑顶叶及后扣带回皮层功能受损相关。美金刚作为NMDA受体拮抗剂可改善部分患者的定向障碍。

3、语言能力减退

从找词困难发展到语法错误、命名不能,最终可能仅能发出无意义音节。额颞叶痴呆患者早期即可出现显著语言障碍,表现为语义记忆丧失或语法结构破坏。语言康复训练结合多奈哌齐等药物可能延缓功能退化。

4、执行功能损害

表现为计划、组织、抽象思维等高级认知功能下降,患者难以完成多步骤任务,判断力明显减退。前额叶皮层萎缩是主要原因,血管性痴呆患者此症状尤为突出。认知训练结合奥拉西坦等促智药物可能带来一定改善。

5、人格改变

常见淡漠、抑郁或激越行为,部分患者出现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路易体痴呆患者波动性认知障碍伴视幻觉具有诊断意义。利培酮、喹硫平等抗精神病药物需谨慎用于控制精神行为症状。

痴呆患者需要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社交活动,地中海饮食模式有助于延缓认知衰退。家属应做好居家安全防护,移除危险物品,使用大字标识帮助定向。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使用镇静类药物。对于中重度患者,专业照护机构可能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支持。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宽qrs波群的鉴别诊断?

宽QRS波群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预激综合征、高钾血症和心室起搏心律等。需结合患者病史、心电图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

1、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是宽QRS波群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宽度超过120毫秒,房室分离现象,胸前导联QRS波同向性等特征。患者常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紧急电复律或静脉注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治疗。

2、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

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时可表现为宽QRS波群。心电图可见P波与QRS波呈固定关系,V1导联呈典型右束支或左束支阻滞图形。可通过迷走神经刺激或静脉注射腺苷终止发作,必要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控制心率。

3、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QRS波可因旁路前传而增宽。心电图显示delta波、PR间期缩短等特征。急性发作时可选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治疗,长期管理可考虑射频消融术根治。

4、高钾血症

血清钾浓度超过5.5mmol/L时可引起QRS波增宽,严重者可进展为正弦波。心电图还可表现为T波高尖、PR间期延长等改变。需立即停用钾制剂,静脉注射钙剂拮抗心肌毒性,并采取降钾措施如胰岛素-葡萄糖治疗。

5、心室起搏心律

心室起搏时电激动经心肌细胞间缓慢传导,产生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心电图可见起搏信号后跟随宽QRS波,形态取决于起搏部位。需评估起搏器功能是否正常,必要时调整起搏参数或更换起搏系统。

对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应立即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完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注意捕捉房室分离等关键特征。同时需检测电解质、心肌酶等指标,必要时行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需紧急电复律,稳定者可尝试药物复律。长期管理应针对基础心脏病进行治疗,部分患者需考虑射频消融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日常需避免诱发因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定期随访心电图和心功能评估。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热门标签

矮小症 脑出血 瘙痒症 包皮过长 贾第虫病 利什曼病 念珠菌病 颧骨骨折 胎儿神经管缺陷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