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看病助手
首页
症状
疾病
问答
医院
医生
挂号
资讯
资讯
育儿
减肥
美容
整形
心理
中医
体检
保健
首页
>
急诊科
>
小儿急诊科
我家小孩17个月!发热39度后出现高热惊厥现象!已经两次了啊!每次抽搐10分钟左右!还有眼上翻症状!属于癫
提问时间:2015-04-02 11:51
|
3人回复
问题描述
我家小孩17个月!发热39度后出现高热惊厥现象!已经两次了啊!每次抽搐10分钟左右!还有眼上翻症状!属于
癫痫
吗?可以治疗吗?
全部回答
杨敬业
住院医师
曲阳乡中医院
立即预约
高热惊厥并不等于癫痫,因为高热惊厥的症状反应与癫痫发作类似,但并非癫痫,而且预后一般良好,但值得注意的是高热惊厥虽不等于癫痫,临床上高热惊厥有转为癫痫的可能,所以家长要高度警惕,以防小病成大病。
回答于2015-04-02 11:58
靳宗新
住院医师
山东省夏津县东李镇靳庄卫生室
立即预约
要注意高热惊厥表现导致的,应该不是典型表现,但是也要经过检查确定,并且及时的治疗体温升高。应该到正规医院的儿科进行诊治,如进行血常规、脑电图等检查,并且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合理治疗措施。
回答于2015-04-02 11:55
刘明堂
住院医师
钱村卫生所
立即预约
这种情况考虑是高热引起的惊厥,不会形成癫痫的,你不用担心。因为高热一般是细菌感染引起,需要抗生素消炎治疗。建议输液治疗,首选青霉素或者头孢类抗生素,感冒发热很快会好的。平时多给孩子喝水,饮食以清淡为主,注意保暖,不要着凉。
回答于2015-04-02 11:55
相关问答
小孩高热惊厥抽搐一般几岁能得到控制症?
小孩高热惊厥抽搐通常在5岁后逐渐得到控制,大多数孩子在6岁前不再发作。高热惊厥是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与体温快速升高有关,常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控制高热惊厥的关键在于及时降温、预防感染和观察病情发展。 1、遗传因素 高热惊厥可能与遗传有关,家族中有高热惊厥史的儿童更容易发生。如果父母或近亲有类似病史,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的风险较高。建议家长了解家族病史,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2、环境因素 感染是引发高热惊厥的主要原因,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体温快速升高,进而诱发抽搐。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感染源、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方法。 3、生理因素 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因高热引发惊厥。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高热惊厥的发生率会显著降低。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4、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控制体温。对于频繁发作的儿童,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惊厥药物(如地西泮)预防发作。 - 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身体、冷敷额头等方法帮助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 - 饮食调理:多喝水,保持电解质平衡。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猕猴桃)增强免疫力。 5、就医建议 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惊厥,尤其是首次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应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检查排除其他严重疾病(如脑膜炎或癫痫),并根据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小孩高热惊厥虽然令人担忧,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家长应保持冷静,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并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完善,高热惊厥的发生率会逐渐降低。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孩子高热惊厥前兆?
孩子高热惊厥前兆通常表现为体温迅速升高、手脚发冷、面色苍白、眼神呆滞或烦躁不安。若发现这些症状,需立即采取措施降温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就医。 1、高热惊厥前兆的原因 高热惊厥多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儿童中,主要原因是体温快速升高导致神经系统异常放电。遗传因素可能增加风险,家族中有高热惊厥史的儿童更容易发生。环境因素如感染(如流感、呼吸道感染)是常见诱因,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生理因素方面,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体温变化的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引发惊厥。 2、如何应对高热惊厥前兆 - 降温措施:发现孩子体温升高时,立即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身体(尤其是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或使用退热贴。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 -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注意按照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过量。 - 观察与护理: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让孩子平躺,头部侧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若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就医。 3、预防高热惊厥的方法 - 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 - 增强体质: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免疫力。 - 监测体温:孩子发热时,定时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 高热惊厥虽然常见,但家长需保持冷静,正确处理。若孩子有高热惊厥史,建议家中常备退热药物,并定期咨询医生,制定个性化预防方案。通过科学护理和及时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高热惊厥的发生风险。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幼儿高热惊厥抽搐的后遗症?
幼儿高热惊厥抽搐通常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反复发作可能增加神经系统损伤的风险。处理方法包括及时降温、就医评估和预防复发。 1、高热惊厥的原因 高热惊厥多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幼儿中,主要由于体温快速升高导致大脑神经异常放电。常见诱因包括感染(如感冒、肺炎、中耳炎)、疫苗接种后发热等。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惊厥的风险,家族中有高热惊厥史的幼儿更容易发病。 2、后遗症的可能性 大多数高热惊厥是单纯性的,持续时间短(通常少于15分钟),且不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性损伤。然而,复杂性高热惊厥(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或局限于身体一侧)可能增加癫痫或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及时就医评估是关键,医生会通过脑电图、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3、处理方法 - 降温措施: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温水擦浴、退热贴,或服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 就医评估:首次发作或症状严重时,应立即就医,排除脑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 预防复发:避免感染、及时治疗发热性疾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惊厥药物预防。 4、家庭护理建议 -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包裹幼儿。 - 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记录惊厥发作的时间、频率和表现,为医生提供参考。 - 学习急救知识,如侧卧位防止窒息,避免强行按压肢体。 幼儿高热惊厥虽然令人担忧,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长期影响。家长应保持冷静,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并就医评估,同时通过预防感染和科学护理降低复发风险。如果幼儿有复杂性惊厥史,建议定期随访,监测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一岁半宝宝高热惊厥后遗症?
一岁半宝宝高热惊厥后遗症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遗传因素或反复发作有关,需及时就医并采取预防措施。 1、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一岁半宝宝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高热时大脑神经元容易异常放电,导致惊厥。虽然大多数高热惊厥不会留下后遗症,但频繁发作可能对大脑造成一定影响。建议家长在宝宝发热时及时降温,避免体温过高。 2、遗传因素 高热惊厥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高热惊厥病史,宝宝发生惊厥的概率会更高。家长应了解家族病史,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定期监测体温、避免感染等。 3、反复发作 如果宝宝多次发生高热惊厥,可能会增加后遗症的风险,如癫痫或认知功能受损。家长需密切关注宝宝的体温变化,及时就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惊厥药物预防。 4、预防与治疗 -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苯巴比妥、地西泮等药物预防惊厥发作。 - 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方法帮助宝宝降温。 - 饮食调理:多给宝宝补充水分,避免脱水;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鸡蛋等,有助于神经系统健康。 - 定期复查: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评估发育情况。 高热惊厥后遗症虽然不常见,但家长仍需高度重视。通过及时降温、合理用药和定期检查,可以有效降低后遗症风险,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小儿高热性癫痫的症状?
小儿高热性癫痫是一种常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的神经系统疾病,通常由高热引发,表现为短暂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抽搐。核心症状包括突然的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眼球上翻等,通常持续数分钟。治疗需及时降温并就医,避免反复发作对大脑造成损害。 1、症状表现 小儿高热性癫痫的主要症状是突发性抽搐,通常伴随高热(体温超过38.5℃)。抽搐可能表现为全身性,如四肢僵硬、抖动,或局部性,如单侧肢体抽动。患儿可能出现意识丧失、眼球上翻、口吐白沫等症状。抽搐通常持续1-2分钟,少数可能延长至5分钟以上。发作后,患儿可能感到疲倦或昏睡。 2、病因分析 高热性癫痫的病因与高热密切相关,常见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如感冒、流感或幼儿急疹。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部分患儿有家族史。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高热可能引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抽搐。外伤或脑部疾病也可能诱发癫痫,但较为少见。 3、治疗方法 - 降温处理:发作时,应立即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用温水擦拭身体、使用退热贴或服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 就医检查:首次发作或症状严重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脑电图、血液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 药物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的患儿,医生可能开具抗癫痫药物(如苯巴比妥或丙戊酸钠)以预防复发。 4、预防与护理 - 监测体温:家长应密切监测孩子的体温,尤其是发热初期,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 饮食调理:多饮水,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 - 心理支持:发作后,家长应给予孩子安抚,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 小儿高热性癫痫虽然症状令人担忧,但大多数情况下预后良好,不会对智力或神经系统造成长期影响。家长需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及时降温并就医,同时注意预防发热,减少发作风险。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睑外翻
结肠瘘
尖锐湿疣
胆管肿瘤
放线菌病
精索恶性肿瘤
脑血栓后遗症
结肠血管扩张症
局限性淋巴结增大
短暂性棘皮松解皮肤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佝偻病方颅能恢复吗
2025-02-04
双侧乳腺囊肿怎么办
2025-02-04
脑外伤脑积水后遗症会是什么
2025-02-04
飞蚊症检查要多少钱
2025-02-04
肩膀骨癌有什么症状有哪些
2025-02-04
鼻息肉是怎么引起的严重吗吃什么药
2025-02-04
红斑狼疮轻症症状
2025-02-04
乳腺囊肿是怎么回事的
2025-02-04
嘴巴里热热的还口臭
2025-02-04
怎么样辨别口臭还是胃臭
2025-02-04
iga肾病会影响寿命吗
2025-02-04
手被烫伤留疤还能下去吗
2025-02-04
白化病有什么坏处
2025-02-04
手被烫了个疤能不能好
2025-02-04
有乳腺囊肿可以吃阿胶吗
2025-02-04
黄精对白癜风有好处吗
2025-02-04
白癜风正确治疗是不是关键
2025-02-04
红斑狼疮病人寿命
2025-02-04
产力异常引起的难产怎么办呢
2025-02-04
原发性骨癌发病率高吗
2025-02-04
气管会不会传染艾滋病人
2025-02-04
小孩白化病有什么危害
2025-02-04
内痔疮出血可以用茶籽油吗
2025-02-04
长水痘一定会留疤吗
2025-02-04
口臭口苦有什么小偏方
2025-02-04
卵巢癌和宫颈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2025-02-04
口臭治疗较好的方法
2025-02-04
小儿鼻窦炎和感冒的区别
2025-02-04
剖腹产疤痕增生挂什么科手术
2025-02-04
有口气口臭挂什么科
2025-02-04
初中生处对象家长怎么处理
2025-02-04
女性更年期安神吃什么食物好
2025-02-04
孩子初三数学差怎么样提高
2025-02-04
女儿高二成绩下降了怎么办
2025-02-04
叛逆期的男孩怎么教育为好
2025-02-04
初中女生情绪不稳定怎么办
2025-02-04
女性吃这些水果能吃掉大肚腩
2025-02-04
初一数学成绩不及格怎么办
2025-02-04
住在儿子家心情不好怎么办
2025-02-04
小孩老是记不住东西怎么办
2025-02-04
性格内向的男孩子怎么开导
2025-02-04
孩子有焦虑症家长怎么疏导
2025-02-04
初一数学成绩差要怎样补救
2025-02-04
7岁儿童发呆10秒要警惕
2025-02-04
高中生如何戒掉手机瘾建议
2025-02-04
校园欺凌未满16怎么处理
2025-02-04
怎样纠正孩子的态度不端正
2025-02-04
高中生背东西记不住怎么办
2025-02-04
初三物理成绩不好怎么提高
2025-02-04
高三的孩子压力大怎么开导
2025-02-04
运动后疲劳还需要继续进行吗
2025-02-04
切开的水果怎么防止氧化
2025-02-04
腹部力量太弱怎么开始锻炼
2025-02-04
竹炭包去甲醛多久换一次
2025-02-04
瑜伽可以去除黄褐斑吗
2025-02-04
苦瓜很小就黄了什么原因
2025-02-04
运动员跑步用什么呼吸方式
2025-02-04
有什么办法防止马桶溅水
2025-02-03
羽衣甘蓝可以用什么代替
2025-02-03
蹲便器怎么清洗顽固污渍
2025-02-03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全国
三甲医生
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