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肝病科 > 乙肝

这个是乙肝吗?会传染吗?急急急,,,这是什么情况啊?

| 5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亚磊 住院医师
北京京军国际肝病医院
立即预约
高晓洁 住院医师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江永文 住院医师
高要市金渡医院
立即预约
陈建良 住院医师
南昌市第二中西医结合医院
立即预约
钟盛华 主治医师
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乙肝一般是怎么得上的?

乙肝通常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感染途径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共用注射器传播以及医源性传播。

1、母婴传播:乙肝病毒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乙肝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给新生儿。预防措施包括在孕期进行乙肝病毒筛查,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2、血液传播:通过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或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可能导致感染。避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制品,确保医疗器械严格消毒,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3、性接触传播:乙肝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尤其是在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使用安全套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建议性伴侣进行乙肝病毒检测和疫苗接种。

4、共用注射器传播:共用注射器、针头等行为可能造成乙肝病毒传播。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尤其是吸毒人群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并定期进行乙肝病毒筛查。

5、医源性传播:在医疗操作中,如手术、透析、牙科治疗等,若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乙肝病毒传播。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医疗操作规范,可有效预防感染。

预防乙肝的关键在于接种乙肝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高危行为。同时,定期进行乙肝病毒筛查,尤其是高危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对预防乙肝也有积极作用。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乙肝二对半怎么看结果?

乙肝二对半检测是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方法,通过检测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五项指标,可以判断感染状态和免疫情况。HBsAg阳性提示存在乙肝病毒感染,HBsAb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HBeAg阳性反映病毒复制活跃,HBeAb阳性提示病毒复制减弱,HBcAb阳性则表明曾感染乙肝病毒。

1、HBsAg:HBsAg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提示体内存在乙肝病毒。若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可能发展为慢性乙肝。需结合其他指标进一步评估,必要时进行肝功能检查和病毒载量检测。日常应避免饮酒,注意饮食清淡,定期复查。

2、HBsAb:HBsAb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可能通过接种疫苗或自然感染后产生。HBsAb滴度越高,保护作用越强。建议未接种疫苗的人群及时接种,已接种者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必要时加强免疫。

3、HBeAg:HBeAg阳性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需结合肝功能检查和病毒载量评估病情,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0.5mg每日一次、替诺福韦酯300mg每日一次、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等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

4、HBeAb:HBeAb阳性提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弱,传染性降低。通常出现在HBeAg转阴后,可能伴随病毒载量下降。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日常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HBcAb:HBcAb阳性表明曾感染乙肝病毒,可能是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需结合HBsAg、HBsAb等指标综合判断。若为现症感染,需进行抗病毒治疗;若为既往感染,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应定期复查。

乙肝二对半检测结果的解读需结合多项指标综合判断,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病毒载量,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成人补打乙肝打一针还是三针?

成人补打乙肝疫苗通常需要三针,少数情况下可根据抗体水平选择单针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程序为0、1、6月,即第一针后1个月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这种接种方式能够有效刺激免疫系统产生足够的抗体,提供长期保护。对于部分人群,如既往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抗体水平下降者,可通过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决定是否需要补打。如果抗体水平低于10mIU/mL,建议重新接种三针;若抗体水平在10-100mIU/mL之间,可接种一针加强针;抗体水平高于100mIU/mL则无需补打。

1、接种程序:乙肝疫苗的标准接种程序为三针,分别在0、1、6月进行。第一针后1个月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这种间隔设计有助于免疫系统逐步产生抗体,确保长期保护效果。

2、抗体检测:补打疫苗前建议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抗体水平低于10mIU/mL时,需重新接种三针;抗体水平在10-100mIU/mL之间,可接种一针加强针;抗体水平高于100mIU/mL则无需补打。

3、单针加强:对于既往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抗体水平下降者,若检测结果显示抗体水平在10-100mIU/mL之间,可接种一针加强针。这种方式能够快速提升抗体水平,简化接种流程。

4、免疫效果:三针接种程序能够确保免疫系统产生足够的抗体,提供长期保护。单针加强针适用于抗体水平较低但未完全消失的情况,能够快速增强免疫反应。

5、特殊情况:对于免疫系统较弱或特殊人群,如慢性肝病患者、HIV感染者等,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抗体检测和接种。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接种方案。

乙肝疫苗接种后,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熬夜等,以增强免疫力。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蛋类、新鲜蔬菜等。运动方面可选择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同时,避免饮酒和接触乙肝病毒高危环境,如不洁注射、无保护性行为等,有助于维持抗体水平,降低感染风险。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第二针乙肝疫苗42天打行不行?

第二针乙肝疫苗42天打是可以的,但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接种时间。乙肝疫苗的标准接种程序为0、1、6个月,第二针通常在第1个月接种。若因特殊原因延迟至42天,仍可完成接种,但需确保后续针次按计划进行。接种时间适当调整不会显著影响疫苗效果,但需避免长时间延迟。

1、标准接种:乙肝疫苗的标准接种程序为0、1、6个月,第二针应在第1个月接种。若因特殊情况延迟至42天,仍可完成接种,但需确保后续针次按计划进行,以保证免疫效果。

2、延迟影响:接种时间适当调整不会显著影响疫苗效果,但长时间延迟可能导致免疫应答减弱。建议在42天内完成第二针接种,并严格按照后续时间表接种第三针。

3、特殊情况:若因疾病、药物或其他原因无法按时接种,需咨询医生调整接种计划。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补种或调整接种时间,以确保免疫效果。

4、免疫监测:完成三针接种后,建议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以确认免疫效果。若抗体水平不足,可能需要加强接种或重新接种,确保获得足够的免疫保护。

5、注意事项:接种乙肝疫苗后,可能出现轻微不适,如注射部位疼痛、发热等,通常无需特殊处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潜在问题。

乙肝疫苗接种后,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等,有助于提高免疫效果。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减少感染风险。定期体检,监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确保获得长期免疫保护。若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一人有乙肝全家都会有吗?

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接触传播,家庭内部并非所有人都会感染乙肝。乙肝可通过接种疫苗、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定期体检等方式预防。家庭中若有乙肝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

1、母婴传播:乙肝病毒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乙肝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给新生儿。预防措施包括在孕期进行乙肝筛查,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母婴传播。

2、血液传播: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家庭成员之间应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物品,防止血液接触。若有伤口,应及时消毒并包扎,避免与乙肝患者的血液直接接触。

3、性接触传播:乙肝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夫妻或伴侣之间应注意使用安全套,降低感染风险。若一方为乙肝患者,另一方应接种乙肝疫苗,增强免疫力。

4、日常防护:家庭中若有乙肝患者,其他成员应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者的体液接触。餐具、毛巾等个人用品应分开使用,定期消毒,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5、定期体检:家庭成员应定期进行乙肝相关检查,包括乙肝五项和肝功能检测,及时发现感染情况。若未感染,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建立免疫屏障。

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维持健康的免疫状态。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神游症 膀胱憩室 胆管扩张 顶叶肿瘤 颈部挫伤 绒毛膜癌 输尿管损伤 神经纤维肉瘤 舌咽神经损伤 急性子宫内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