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我宝宝刚出生十七天了,今天很噙里还从鼻孔里噙怎么回事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鼻孔里面臭是什么原因?

鼻孔里面臭可能由鼻腔异物、鼻炎、鼻窦炎、萎缩性鼻炎、鼻腔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理鼻腔、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鼻腔异物:鼻腔异物常见于儿童,异物长期滞留会导致鼻腔感染,产生异味。治疗方法为及时清理异物,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必要时就医取出异物。日常护理中需注意避免儿童将小物件塞入鼻腔。

2、鼻炎:鼻炎患者鼻腔黏膜炎症会导致分泌物增多,细菌滋生后产生臭味。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如使用鼻喷剂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日一次,每次1喷、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每日一次,每次10mg。日常护理中需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接触过敏原。

3、鼻窦炎:鼻窦炎患者鼻窦内脓液积聚,细菌感染后产生臭味。治疗可采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每日三次,每次500mg、鼻喷剂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日两次,每次1喷。严重者需进行鼻窦穿刺引流手术。日常护理中需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4、萎缩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萎缩,分泌物减少,细菌滋生后产生臭味。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如使用复方薄荷脑滴鼻液每日三次,每次2滴、口服维生素A软胶囊每日一次,每次5000IU。日常护理中需保持鼻腔湿润,避免干燥环境。

5、鼻腔肿瘤:鼻腔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坏死或感染后会产生臭味。治疗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手术切除或放疗化疗。如鼻内镜手术、鼻侧切开术等。日常护理中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日常护理中,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增强免疫力。保持鼻腔清洁,定期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避免过度用力擤鼻。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鼻孔里面长痘痘用什么药?

鼻孔里面长痘痘可通过局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等方式治疗,通常由毛囊炎、皮脂腺分泌旺盛、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局部外用:鼻孔内长痘痘可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克林霉素凝胶,每日2-3次,涂抹前需清洁鼻腔,避免感染加重。这些药物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有效缓解痘痘症状。

2、口服药物:对于炎症较重的患者,可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或罗红霉素胶囊,每日2次,连续服用5-7天。口服药物可帮助控制感染,减少痘痘复发。

3、清洁护理:保持鼻腔清洁是预防和治疗鼻孔痘痘的重要措施。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和的鼻腔喷雾清洁鼻腔,每日1-2次,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

4、避免刺激:避免用手抠挖鼻孔,以免加重感染。同时,减少接触粉尘、烟雾等刺激性物质,保持鼻腔湿润,使用加湿器或涂抹凡士林保护鼻腔黏膜。

5、饮食调节: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皮肤修复。

鼻孔里面长痘痘时,需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避免熬夜,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鼻孔痒是怎么回事?

鼻孔痒可能由过敏、干燥、感染、异物刺激或鼻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过敏、保湿、抗感染、清除异物或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过敏:过敏是鼻孔痒的常见原因,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可能引发症状。治疗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日一次或鼻腔喷雾剂如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每次一喷,每日两次。

2、干燥:空气干燥或长时间使用空调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干燥,引发鼻孔痒。建议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或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剂每次一喷,每日三次湿润鼻腔。

3、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引起鼻腔炎症,导致鼻孔痒。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次,每日三次或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75mg/次,每日两次。

4、异物刺激:鼻腔内进入异物如灰尘、小颗粒等可能刺激黏膜,引发鼻孔痒。建议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或使用镊子小心取出异物。

5、鼻炎:慢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可能导致鼻腔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引发鼻孔痒。治疗方法包括使用鼻腔喷雾剂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次一喷,每日两次或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片10mg/次,每日一次。

鼻孔痒时,日常护理中应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清洁鼻腔。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增强免疫力。适当运动如慢跑、瑜伽有助于改善鼻腔血液循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刚出生婴儿不拉大便怎么办?

刚出生婴儿不拉大便,可通过腹部按摩、温水泡脚和调整喂养方式改善,常见原因包括胎便排出延迟、喂养不足或肠道功能未完全发育。新生儿不排便可能是由于胎便排出延迟,通常在出生后24-48小时内排出,若超过此时间需关注。喂养不足也可能导致排便减少,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确保每次喂养时间充足,配方奶喂养的婴儿需按需调整奶量。肠道功能未完全发育是另一常见原因,可通过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具体方法是用手掌顺时针轻轻按摩婴儿腹部,每次5-10分钟。温水泡脚有助于刺激肠道,将婴儿双脚浸泡在温水中,水温控制在37-38℃,持续5-10分钟。调整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确保母亲饮食均衡,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尝试更换奶粉品牌或类型。若以上方法无效,需及时就医,排除先天性巨结肠或肠梗阻等严重疾病。新生儿不排便需综合判断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确保婴儿健康发育。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刚出生的小孩黄疸高怎么办?
刚出生的小孩黄疸高,需根据黄疸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或换血治疗,同时注意喂养和观察。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处理,病理性黄疸需及时就医。 1、光照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皮肤,帮助分解体内的胆红素,促进其排出体外。光照疗法安全有效,适用于大多数新生儿黄疸患者。 2、药物治疗包括使用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促进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能力;或使用白蛋白注射液,结合游离胆红素,减少其对脑组织的损害。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换血疗法适用于严重黄疸或光照疗法无效的情况,通过置换血液快速降低胆红素水平,防止核黄疸的发生。换血疗法风险较高,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4、喂养管理对缓解黄疸有重要作用,增加母乳或配方奶的喂养频率,促进排便,帮助胆红素排出。母乳性黄疸可暂停母乳喂养2-3天,观察黄疸是否减轻。 5、观察黄疸变化,记录皮肤黄染的范围和程度,注意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和排便情况。如黄疸加重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 新生儿黄疸高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需过度干预,病理性黄疸需及时治疗,避免并发症。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情况,配合医生治疗,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热门标签

神游症 膀胱憩室 胆管扩张 顶叶肿瘤 颈部挫伤 绒毛膜癌 输尿管损伤 神经纤维肉瘤 舌咽神经损伤 急性子宫内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