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大椎放血有什么危害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大椎和涌泉在哪个部位?

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涌泉位于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处。

1、大椎定位

大椎穴是督脉要穴,具体位置在人体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方的凹陷中。取穴时可低头,颈部后方最突出的骨性隆起为第七颈椎棘突,其下方凹陷即为大椎穴。该穴位深层有颈横动脉分支分布,浅层有第八颈神经后支支配,常用于治疗发热、头痛、颈椎病等病症,针灸或艾灸操作需由专业医师进行。

2、涌泉定位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起始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二、三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取穴时可采用卷足姿势,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中央即是。该穴位深层有足底动脉弓分支,浅层有足底内侧神经分布,常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失眠、高血压等病症,日常可通过适度按摩刺激,但皮肤破损或感染者禁用。

准确定位穴位需要结合解剖标志与专业指导,自行操作可能存在风险。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穴位刺激,同时注意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造成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穴位保健需长期坚持,但出现明显不适时应及时就医,不可替代正规医疗。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偏头疼可以放血吗?

偏头痛不建议自行放血治疗。偏头痛发作时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干预等方式缓解,放血可能引发感染或加重症状。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发作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异常激活、神经递质紊乱等因素有关。正规治疗通常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缓解疼痛,中重度发作可使用曲普坦类药物如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物理干预包括冷敷前额、安静环境休息、按摩太阳穴等方法。放血作为传统疗法缺乏循证医学支持,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局部感染、失血性贫血等并发症,尤其对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贫血患者风险更高。

部分民间疗法认为耳尖放血可缓解头痛,但该操作需由中医师在严格消毒下进行,且仅作为辅助手段。现代医学证实偏头痛与脑血管扩张无直接关联,盲目放血无法解决神经传导异常的核心病理机制。临床建议头痛发作时记录诱因、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避免强光噪音刺激,保证充足睡眠。若每月发作超过4次或出现视觉先兆、呕吐等症状,需神经内科就诊评估预防性用药方案。

偏头痛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酒精、奶酪等常见诱因食物,发作期可适量饮用含咖啡因饮品辅助止痛。日常可通过瑜伽、冥想等放松训练降低发作频率,不建议采用未经医学验证的侵入性疗法。若头痛性质改变或持续不缓解,须及时就医排除脑出血、颅内占位等器质性疾病。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脑梗塞可以放血吗?

脑梗塞患者不建议自行放血治疗。脑梗塞是脑血管阻塞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急性期需尽快恢复血流,放血可能加重缺血缺氧。正规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神经保护治疗等。

脑梗塞急性期治疗的核心是尽快开通阻塞血管。静脉溶栓治疗需要在发病后一定时间窗内进行,常用药物有阿替普酶、尿激酶等。抗血小板治疗可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神经保护治疗旨在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常用药物有依达拉奉、丁苯酞等。对于大血管闭塞患者,可考虑血管内取栓治疗。

民间流传的放血疗法缺乏科学依据。放血会导致血容量减少,可能加重脑组织灌注不足。对于合并高血压的脑梗塞患者,放血可能引起血压剧烈波动,增加脑水肿风险。部分患者可能因放血操作不当导致感染或失血过多。

脑梗塞患者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康复期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遵医嘱规范用药。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耳尖放血适用于哪些情况?

耳尖放血适用于高血压急性发作、麦粒肿早期、结膜炎、头痛及发热等情况。该疗法通过刺激耳部特定穴位调节气血,但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

1、高血压急性发作

耳尖放血可快速降低血压,适用于情绪激动或劳累导致的突发性血压升高。操作时需严格消毒,放血量控制在数滴至十余滴。配合针刺太冲、曲池等穴位效果更佳,但严重动脉硬化者慎用。

2、麦粒肿早期

在麦粒肿初起红肿阶段,耳尖放血能泻火解毒,缓解眼睑胀痛。常配合太阳穴点刺,每日1次连续3天。若已化脓则需联合抗生素治疗,避免自行挤压。

3、结膜炎

对风热型结膜炎引起的目赤肿痛,耳尖放血可疏风清热。操作时配合耳垂肝区点刺,出血量约5-8滴。细菌性结膜炎需同步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药物。

4、头痛

肝阳上亢型头痛发作时,耳尖放血能平肝潜阳。常与百会穴针刺同步进行,出血量控制在10滴内。高血压性头痛需监测血压变化,颅内病变者禁用。

5、发热

外感发热体温超过38.5℃时,耳尖放血可辅助退热。儿童需减少放血量至3-5滴,配合大椎穴刮痧。感染性发热需查明病因,不可替代抗感染治疗。

耳尖放血后24小时内避免接触水,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体质虚弱、凝血功能障碍及孕妇禁用该疗法。实施前后需监测生命体征,出现头晕心悸应立即停止。治疗期间保持情绪平稳,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建议在正规医疗机构由持证中医师操作,避免因消毒不严导致感染。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一天中放血最佳时间?

放血疗法的最佳时间通常选择在上午进行。上午人体阳气升发,气血运行旺盛,此时放血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治疗效果。放血疗法的实施时间主要受到患者体质、疾病类型、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

放血疗法作为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其时间选择与人体生理节律密切相关。上午时段机体代谢活跃,尤其是辰时至午时之间,经络气血充盈,此时操作既能保证出血量充足,又有利于后续气血再生。对于实证、热证患者,选择阳气充足的上午时段可加强清热泻火之效;而瘀血阻滞类病症在此时施治更能促进瘀血消散。

部分特殊情况需调整放血时间。阴虚体质或慢性虚损患者可考虑申时之后操作,此时阴气渐生可避免过度耗伤正气。急症处理则不受时间限制,如高热惊厥、中风闭证等需立即施治。夏季气候炎热时可适当提前至清晨,冬季寒冷时则可延后至午前,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

实施放血疗法前应充分评估患者凝血功能及全身状况,操作后需保持创口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接触生水。治疗期间宜食用红枣、猪肝等补血食物,但湿热体质者应控制高脂饮食。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放血治疗,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切忌自行操作。治疗后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及身体反应,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及时就医。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胆囊炎 胃结核 结肠憩室 痉挛性截瘫 前列腺结石 前列腺囊肿 放射性食管炎 色素性青光眼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