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鼻咽癌

鼻咽癌愈后怎么做好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骨折一年能愈合好吗??

骨折一年通常可以愈合,具体恢复时间与骨折类型、部位及个人体质有关。轻微骨折可能3-6个月愈合,严重骨折或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骨折愈合过程分为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骨性骨痂和骨痂改造四个阶段。血肿形成期通常持续1-3天,纤维性骨痂期持续2-3周,骨性骨痂期持续3-12周,骨痂改造期可能持续数月。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包括年龄、营养状况、骨折部位血供、固定方式等。儿童骨折愈合速度比成人快,股骨颈等血供较差的部位愈合较慢。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修复,但过量补钙可能导致便秘或结石。吸烟、饮酒会延缓骨折愈合,应尽量避免。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过早负重可能影响愈合。

若骨折一年后仍有疼痛、肿胀或活动受限,可能存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情况。延迟愈合指骨折愈合时间超过同类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不愈合指骨折端形成假关节。这两种情况可能与感染、固定不牢固、局部血供差等因素有关。X线检查可显示骨折线是否消失、骨痂形成情况。对于延迟愈合,可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高压氧治疗等促进愈合。不愈合患者可能需要植骨手术或内固定翻修术。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可能延长,需严格控制血糖和骨密度。

骨折患者应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进展。康复期间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牛奶、鱼类、豆制品等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防止再次受伤。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如出现异常疼痛、皮肤发红或发热,应及时就医排除感染可能。老年人骨折后需预防跌倒,改善居家环境安全性。

王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包皮手术前后要注意什么 包皮术后3大护理要做好?

包皮手术前后需注意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术后护理重点包括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定期复查。

术前需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必要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术前8小时禁食禁水,剃除阴毛减少感染风险。术后24小时内需卧床休息,避免阴茎勃起导致伤口裂开。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可减少出血,术后48小时拆除敷料后每日用碘伏消毒伤口。穿宽松内裤减少摩擦,术后1周内避免淋浴,可用湿毛巾擦拭身体。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剧烈运动,防止伤口撕裂。

术后可能出现轻微疼痛、肿胀或淤血,属于正常现象。若出现持续出血、发热或伤口流脓需及时就医。术后3天可拆除包扎,7-10天缝线可自行脱落。恢复期间饮食宜清淡,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愈合。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排尿后及时擦干避免感染。定期复查确保伤口愈合良好,医生会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张国喜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应如何预防小儿脑炎 预防小儿脑炎做好四方面?

小儿脑炎的预防可从疫苗接种、卫生防护、饮食管理和环境控制四方面入手。

疫苗接种是预防小儿脑炎最有效的手段,需按时接种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教导儿童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增强免疫力。居家环境需定期通风,夏季使用蚊帐防蚊,避免蚊虫叮咬传播病毒。

日常需关注儿童精神状态,出现持续发热、呕吐、嗜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肾结石患者如何做好护理?

肾结石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饮水量、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肾结石通常由代谢异常、尿路感染、饮食因素、药物影响、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的摄入,限制钠盐和动物蛋白的摄入量。增加富含枸橼酸的水果如柠檬、橙子,有助于抑制结石形成。避免过量饮用浓茶、咖啡等可能促进结石形成的饮品。

2、增加饮水量

每日保持2000-3000毫升的水分摄入,均匀分配在全天各个时段。建议选择纯净水、淡柠檬水等低糖饮品,避免含糖饮料。排尿量维持在每天2000毫升以上,保持尿液呈淡黄色。

3、适度运动

进行散步、游泳等中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运动可促进小结石排出,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脱水。久坐时应定时起身活动,改善泌尿系统血液循环。

4、控制体重

通过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4的正常范围。肥胖会增加尿钙排泄和尿酸浓度,提高结石复发风险。减重过程应循序渐进,避免快速减重导致代谢紊乱。

5、定期复查

每3-6个月进行尿液分析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监测结石情况。遵医嘱使用枸橼酸钾颗粒、别嘌醇片、氢氯噻嗪片等药物预防复发。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肾结石患者应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憋尿,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预防方案,夏季或高温环境需额外增加饮水量。保持乐观心态,减轻精神压力对疾病康复有积极作用。如出现发热、持续剧烈腰痛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处理。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怎么做好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可通过监测血糖与酮体、调整补液方案、规范胰岛素使用、预防感染、心理支持等方式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通常由胰岛素缺乏、感染、应激反应、饮食失控、药物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

1、监测血糖与酮体

每日需多次监测指尖血糖,血糖控制目标为8-10mmol/L,避免过高或过低。使用尿酮试纸或血酮仪检测酮体水平,若血酮超过3mmol/L或尿酮持续阳性需及时就医。监测时需记录时间与数值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等症状时需立即复测。

2、调整补液方案

初期以静脉补充0.9%氯化钠注射液为主,24小时补液量按体重6-10%计算。待血糖降至13.9mmol/L后改用5%葡萄糖注射液配合胰岛素输注。口服补液可选择淡盐水或专用电解质溶液,每小时饮用200-300ml。补液过程中需观察皮肤弹性、尿量及心肺功能,防止心力衰竭。

3、规范胰岛素使用

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法,每小时0.1U/kg体重,使用胰岛素注射液配制成1U/ml浓度。血糖下降速度控制在3.9-6.1mmol/L/h,避免骤降引发脑水肿。酮体转阴后过渡至皮下注射,可选择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根据血糖谱调整基础与餐时剂量。

4、预防感染

每日进行会阴及皮肤清洁,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静脉穿刺部位每日消毒更换敷料,观察有无红肿热痛。出现发热、咳嗽、尿频尿痛等感染征兆时,及时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等抗感染药物。保持病房通风,限制探视人员数量。

5、心理支持

急性期后需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指导正确使用胰岛素笔和血糖仪。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鼓励参加病友互助小组。家属应学习低血糖识别与处理,家中备好葡萄糖粉剂。定期随访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建立长期随访档案。

护理期间需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每日主食量控制在200-250g,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荞麦等。蛋白质摄入按1g/kg体重计算,优先选择鱼虾、鸡胸肉等优质蛋白。烹饪使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禁用动物油脂。病情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出院后每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骨折 类丹毒 铍中毒 食管狭窄 膀胱结肠瘘 肺良性肿瘤 高泌乳素血症 化脓性汗腺炎 化脓性角膜炎 结节性血管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