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今年16岁,性别男如图感觉胸两侧和胸骨高度差的太大请问是漏斗胸或鸡胸或桶状胸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高度近视献血的风险?

高度近视患者献血存在视网膜脱落风险,通常不建议献血。高度近视指近视度数超过600度,眼轴长度超过26毫米,可能伴随视网膜变薄、眼底病变等结构异常。

高度近视患者眼球壁薄弱,献血时血压波动可能导致视网膜血管痉挛或玻璃体牵拉。献血过程中血管内压力变化可能诱发视网膜裂孔或脱离,尤其当存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玻璃体液化等病变时风险更高。献血后可能出现飞蚊症增多、闪光感等视网膜脱离前兆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不可逆视力损伤。

部分高度近视者眼底检查正常且无并发症,经眼科医生评估后可能符合献血条件。这类人群需确保近半年内视力稳定、无眼底出血史,且眼压、视野等检查结果均正常。献血前应进行详细的眼底照相和OCT检查,献血后需密切观察视觉变化。

高度近视者应定期进行散瞳眼底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和外力撞击。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视网膜营养元素,控制用眼时间。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视网膜病变。献血前建议咨询眼科根据个体眼底状况综合评估风险。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多少度算是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通常指近视度数超过600度。高度近视主要有眼球轴长过长、遗传因素、用眼习惯不良、眼部疾病、发育异常等原因。

1、眼球轴长过长

高度近视患者眼球前后径明显增长,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随着生长发育眼球过度伸长。定期进行眼轴测量有助于监测近视进展速度,控制用眼时间可减缓轴长增长。

2、遗传因素

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高度近视时,子女发病概率显著增加。部分基因突变会导致巩膜胶原蛋白合成异常,使眼球壁变薄扩张。建议有家族史者从儿童期开始建立视力档案,每半年检查一次。

3、用眼习惯不良

长期近距离用眼、光线不足环境下阅读、缺乏户外活动等因素会加速近视发展。持续调节痉挛可能改变眼球结构,建议遵循20-20-20法则,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物体20秒。

4、眼部疾病

病理性近视常合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后巩膜葡萄肿等病变。这些器质性改变会进一步加重屈光不正,需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定期评估眼底状况,必要时进行后巩膜加固术。

5、发育异常

部分先天性眼病如马凡综合征、Stickler综合征等常伴随高度近视。这类患者角膜曲率异常或晶状体位置改变,需多学科联合诊治,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对抗性项目,防止视网膜脱离风险。建议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选择非球面镜片或隐形眼镜矫正视力,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控制甜食摄入量。出现闪光感、视野缺损等异常需立即就医。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高度近视会自己下降吗?

高度近视通常不会自行下降,但可通过科学干预控制度数增长。高度近视的防控方法主要有佩戴合适眼镜、角膜塑形镜、后巩膜加固术、减少近距离用眼、定期眼底检查。

1、佩戴合适眼镜

准确验配的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能矫正屈光不正,避免因视物模糊导致的视疲劳。建议选择轻便抗冲击的镜片材质,每1-2年复查验光数据,及时调整镜片度数。对于合并散光的患者,需定制散光矫正镜片。

2、角膜塑形镜

夜间佩戴的特殊硬性角膜接触镜可暂时改变角膜曲率,白天获得清晰视力。适用于近视快速进展的青少年,需在专业眼科医师指导下严格遵循护理流程,定期评估角膜健康状况。

3、后巩膜加固术

通过植入生物材料加强眼球后壁,延缓眼轴增长。适用于每年近视增长超过100度且眼轴超过26毫米的患者。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眼压和眼底情况。

4、减少近距离用眼

持续近距离用眼会加重睫状肌痉挛,建议遵循20-20-20法则。保持30厘米以上的阅读距离,电子屏幕使用时间每日不超过2小时,课间进行远眺或闭眼休息。

5、定期眼底检查

高度近视患者每年需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早期发现视网膜裂孔、黄斑病变等并发症。检查项目包括眼轴测量、OCT扫描和眼底照相,合并闪光感或视野缺损时应立即就诊。

高度近视患者应保证每日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阳光刺激可促进多巴胺分泌延缓眼轴增长。饮食上增加深色蔬菜、深海鱼类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避免高糖饮食。控制体重和血压,避免剧烈头部晃动或对抗性运动。建立视力健康档案,每3-6个月监测屈光度和眼轴变化,出现视物变形或飞蚊症加重需及时就医。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胸骨骨质增生的症状?

胸骨骨质增生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僵硬、局部肿胀、畸形改变等。胸骨骨质增生可能与慢性劳损、退行性变、外伤、代谢异常、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

1、局部疼痛

胸骨骨质增生早期主要表现为胸骨部位隐痛或钝痛,疼痛程度与骨质增生程度相关。久坐、劳累或受凉后疼痛可能加重,休息后缓解。疼痛可能向周围放射,影响肩背部活动。轻度疼痛可通过热敷、按摩缓解,持续疼痛需就医排除其他骨关节疾病。

2、活动受限

骨质增生导致胸肋关节或胸锁关节结构异常时,可能出现上肢抬举、扩胸运动受限。严重者日常穿衣、梳头等动作困难。早期可通过关节功能锻炼改善,进展期需结合物理治疗,避免强行活动导致骨赘脱落。

3、关节僵硬

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胸骨区域僵硬感明显,活动后逐渐减轻。这与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滑液分泌减少有关。建议进行适度伸展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若伴随关节弹响或卡顿感,可能存在关节面磨损。

4、局部肿胀

骨质增生刺激周围软组织可能引发无菌性炎症,表现为胸骨前区肿胀、皮温升高。触摸可能触及骨性突起,但需与肿瘤性包块鉴别。急性期可冷敷缓解,慢性肿胀需排查风湿免疫性疾病可能。

5、畸形改变

长期骨质增生可能导致胸廓变形,表现为鸡胸、漏斗胸等外观改变。儿童患者可能影响心肺发育,成人多伴随呼吸费力。显著畸形需影像学评估,必要时考虑手术矫正。

胸骨骨质增生患者应避免提重物、剧烈扭转等加重胸廓负荷的行为,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减轻压迫。饮食注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适度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维持关节灵活性。疼痛持续或影响呼吸功能时,应及时至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X线、CT等明确增生程度,必要时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高度近视不能顺产吗?

高度近视患者能否顺产需根据眼底情况判断,多数无眼底病变者可尝试顺产,存在视网膜病变者需谨慎评估。高度近视可能增加视网膜脱离风险,分娩方式需结合眼科检查结果与产科评估综合决定。

高度近视指近视度数超过600度或眼轴长度超过26毫米,这类人群眼球壁较薄,视网膜可能存在变性或薄弱区。若无明显视网膜裂孔、周边变性或既往视网膜脱离病史,产程中配合医生正确用力,多数可顺利完成自然分娩。孕期需定期进行散瞳眼底检查,重点关注视网膜周边部情况,必要时行眼底照相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

若存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干性裂孔等病变,或曾接受过视网膜手术,顺产时腹压骤增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此类情况建议在妊娠36周前完成全面眼科评估,根据病变范围选择剖宫产或加强产程监护。对于已发生黄斑出血、后巩膜葡萄肿等严重并发症者,通常推荐剖宫产终止妊娠。

建议高度近视孕妇在孕早期即进行基线眼底检查,妊娠28-32周复查视网膜状态。分娩时应避免持续性屏气用力,可采用间断性用力方式缩短第二产程。产后6周需再次眼科复查,尤其关注出现闪光感、飞蚊症增多等预警症状时须立即就诊。合理控制孕期体重增长、补充维生素A/C/E等抗氧化营养素有助于维护视网膜健康。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肝硬化 精囊炎 手汗症 角膜变性 皮肤血管瘤 色素失调症 输卵管粘连 神经纤维肉瘤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