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中医科 > 中医内科

一上火耳朵里面就痒怎样治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玩手机眼睛疲劳怎么办?

玩手机眼睛疲劳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热敷、使用人工泪液、眼部按摩、补充营养等方式缓解。玩手机眼睛疲劳通常由用眼过度、干眼症、视疲劳、蓝光刺激、维生素缺乏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用眼习惯

遵循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眺望20英尺外景物20秒。保持手机与眼睛距离30厘米以上,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线协调。避免在黑暗环境中长时间注视屏幕,减少持续用眼导致的睫状肌痉挛。

2、热敷

用40℃左右温热毛巾敷眼5-10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促进睑板腺分泌油脂,改善泪膜稳定性,缓解因蒸发过强型干眼导致的灼热感。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眼睑皮肤。

3、人工泪液

玻璃酸钠滴眼液能补充泪液水分,聚乙烯醇滴眼液可延长泪膜破裂时间,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适合重度干眼。使用前清洁双手,滴入下结膜囊后闭眼1分钟。需注意不含防腐剂的产品更适合长期使用。

4、眼部按摩

食指指腹从内向外轻刮上眼眶10次,拇指按压太阳穴配合深呼吸。轮刮眼眶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眼周肌肉紧张。操作时力度适中,眼球受压可能加重视疲劳。

5、补充营养

每日摄入深色蔬菜补充叶黄素,坚果类提供维生素E,深海鱼类富含ω-3脂肪酸。维生素A可维护视网膜功能,B族维生素参与视神经代谢。饮食应均衡,过量补充β-胡萝卜素可能造成皮肤黄染。

建议保持室内湿度40%-60%,使用防蓝光眼镜减少高能光线刺激。工作间歇做眼球转动训练,上下左右各方向缓慢转动5圈。若出现持续视物模糊、眼痛需排查角膜炎或青光眼。建立规律的用眼休息周期,睡前2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有助于改善视觉质量。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头疼疲劳眼眶疼没有精神是怎么回事?

头疼疲劳眼眶疼没有精神可能由睡眠不足、用眼过度、贫血、偏头痛、鼻窦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作息、热敷眼部、补充营养、药物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缓解。

1、睡眠不足

长期熬夜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引发持续性头痛和眼眶胀痛,伴随注意力涣散。建议固定就寝时间,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必要时可遵医嘱短期服用枣仁安神胶囊、安神补脑液等中成药调节睡眠周期。

2、用眼过度

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会造成睫状肌痉挛,引发眼眶周围放射性疼痛和视物模糊。每用眼1小时应远眺6米外景物20秒,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眼症状,热敷时可配合珍珠明目滴眼液促进血液循环。

3、贫血

缺铁性贫血会导致脑组织缺氧,出现晨起头痛伴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需增加猪肝、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确诊后需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药物,同时配合维生素C片促进铁吸收。

4、偏头痛

血管神经性头痛常表现为单侧搏动性疼痛,可能伴随畏光流泪。急性发作时可使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止痛,预防性治疗推荐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避免摄入奶酪、红酒等含酪胺食物诱发发作。

5、鼻窦炎

筛窦或额窦炎症会引发前额及眼眶深部胀痛,晨起加重伴脓涕。需进行鼻窦CT确诊,轻症可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排脓,中重度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化脓性感染可能需行鼻内镜手术引流。

保持每日7-8小时高质量睡眠,工作间隙做眼保健操缓解视疲劳,饮食注意补充瘦肉、深色蔬菜等富含B族维生素和铁的食物。若症状持续2周不缓解或出现呕吐、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排查颅内病变。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所有药物使用前需经专业医师评估。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太阳病的症状是什么?

太阳病的症状主要有恶寒发热、头项强痛、鼻塞流涕、无汗或汗出不畅、脉浮等。太阳病是中医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多由风寒或风热侵袭体表导致。

1、恶寒发热

恶寒发热是太阳病的典型表现,患者常感觉怕冷甚至寒战,同时伴有体温升高。风寒袭表时恶寒较重,发热较轻;风热袭表时发热较重,恶寒较轻。这种情况多与外邪侵袭肌表,卫阳被郁有关。治疗时可选用麻黄汤或桂枝汤等方剂发散表邪,如风寒型可用风寒感冒颗粒,风热型可用银翘解毒片。

2、头项强痛

头项强痛表现为后头部和颈项部僵硬疼痛,转动不利。这是由于太阳经循行于头项部,外邪侵袭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患者可能伴有头痛如裂、颈项强直等症状。治疗时可配合按摩风池穴、太阳穴等穴位,或使用川芎茶调散等中成药缓解症状。

3、鼻塞流涕

鼻塞流涕在太阳病中较为常见,风寒型多见流清涕,风热型多见流黄稠涕。这是由于肺开窍于鼻,外邪袭表导致肺气失宣所致。患者可能伴有打喷嚏、嗅觉减退等症状。治疗时可选用辛夷清肺饮或苍耳子散等中成药,如通宣理肺丸或鼻炎康片。

4、无汗或汗出不畅

太阳病常见无汗或汗出不畅的表现,风寒型多无汗,风热型可能有少量汗出但不畅。这是由于外邪束表,腠理闭塞,卫阳被郁所致。患者皮肤可能干燥发热。治疗风寒无汗可用麻黄汤发汗解表,如风寒感冒颗粒;治疗风热汗出不畅可用银翘散辛凉解表,如银翘解毒片。

5、脉浮

太阳病患者脉象多表现为浮脉,轻按即得。风寒型多见浮紧脉,风热型多见浮数脉。这是由于邪气在表,正气抗邪于外所致。脉诊是中医诊断太阳病的重要依据之一。治疗时需根据具体脉象辨证用药,如浮紧脉可用麻黄汤类方剂,浮数脉可用桑菊饮类方剂。

太阳病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再次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饮用姜糖水或薄荷茶等帮助发汗解表。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疗效。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不要自行长期服用解表药物。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体寒舌头是什么样子的?

体寒舌头通常表现为舌质淡白、舌苔白滑或厚腻。

舌质淡白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舌部血液供应减少,颜色较正常浅淡。舌苔白滑多因寒湿内盛,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而凝聚于舌面,形成湿润光滑的白色苔层。若舌苔厚腻,则提示寒邪与湿浊交阻,脾胃运化功能减弱,食物残渣滞留形成黏腻苔质。这类舌象常伴随畏寒肢冷、食欲减退、腹部冷痛等症状,多见于阳虚体质或外感寒邪初期。

日常应注意保暖,避免生冷饮食,可适量食用生姜、桂圆等温补食物,必要时需中医辨证调理。

李胜锋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睡地上腰痛咋整呢??

睡地上腰痛可通过调整睡眠姿势、使用软垫、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腰痛可能与受凉、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肌筋膜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因素有关。

1、调整睡眠姿势

睡地上时建议采取侧卧位,双腿屈曲并在膝盖间夹一个枕头,减轻腰椎压力。避免仰卧时腰部悬空或俯卧时脊柱过度扭转。长期不良睡姿会导致腰肌持续紧张,加重疼痛症状。

2、使用软垫

直接睡硬地面会加大腰椎负荷,应在腰部下方铺垫5-10厘米厚的记忆棉垫或乳胶垫,保持脊柱生理曲度。过硬的地面会使肌肉整夜处于代偿性收缩状态,导致晨起时腰部僵硬酸痛。

3、热敷

用40-45℃热毛巾敷于疼痛部位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扩张局部血管,促进乳酸代谢,缓解肌肉痉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感觉异常者慎用。

4、药物治疗

急性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可能需要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需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控制病情。

5、物理治疗

持续腰痛建议进行超声波、红外线或冲击波等物理治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粘连组织。腰椎稳定性差者可做五点支撑法、臀桥等核心肌群训练,每周3-5次,每次15-20分钟。

日常应避免直接睡冰冷地面,注意腰部保暖,阴雨天可佩戴护腰。久坐时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做腰部旋转和侧弯动作。疼痛持续3天不缓解或伴下肢麻木时,需及时到骨科或康复科就诊,必要时行腰椎MRI检查。平时可游泳锻炼腰背肌,水中浮力能减轻脊柱负荷,自由泳和仰泳姿势较为适宜。

王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热门标签

绝育 口臭 尿失禁 小儿癫痫 垂体危象 过期妊娠 暗丝孢霉病 肾发育不良 室性心动过速 迟发性运动障碍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